出去影相除咗要帶相機腳架,一副能夠遮光擋UV,讓視野變得舒適且鮮明嘅眼鏡實在少不了!

今次全視線就找來縮時攝影師 Patrick舉辦了一場縮時攝影工作坊,讓Patrick在講解縮時攝影的技巧之餘,亦分享全視線鏡片如何於日常生活中幫助到佢,同時令他拍攝更方便、更輕鬆。

Patrick 為Power Up Motion 及 Power Up Timelapse 的攝影師,專職拍攝電視節目,廣告及音樂電影,並經常走訪世界各地,以縮時攝影手法創作各類作品。拍攝工作以外,Patrick 亦於港、澳兩地多次開班教授縮時攝影,經驗豐富。

_AM_0259

Power up Timelapse的攝影師Patrick早前贏得全視線舉辦的短片比賽冠軍,造就了今次別開生面的工作坊。

Patrick的得獎作品:

Patrick:「為什麼我喜愛 Timelapse攝影?因為它比一張漂亮的相片更漂亮。」

今次 Patrick的 Timelapse workshop,內容由理論至到實地拍攝,深入淺出地帶領參加者了解縮時攝影是什麼,務求每位參加者都能夠輕鬆完成一條屬於自己的縮時作品。

_AM_0278

Patrick 的全副 Timelapse 裝備 (Patrick笑說這已經是輕裝)

活動當日花絮:

_AM_0006

在實戰前,首先由Patrick講解一下什麼是 Timelapse,給參加者一個理論課

什麼是Timelapse

縮時攝影 (Timelapse),簡單來說,就是平均間隔時間來拍攝,例如每 3 秒拍攝一張,然後再串連起來播放,就會變成 Timelapse 影片,特點時通常間隔會比起拍攝影片 (video) 的頻率為低,例如一般影片是 30fps (NTSC國際制式每秒 30 張,香港制式是PAL,即25 fps),時間的變化較正常及流暢,但是在頻率較低如 3 秒一張的情況下,時間流逝感會更強。 拍攝題材多為天氣變化、植物生長、城市動態等,將本來節奏很慢的東西,加快成清晰的變化流程,看起來就像把世界加速了,也把時間壓縮了,即縮時攝影 Timelapse。

Timelapse 拍攝時的所需器材

preview2_Page_09

Timelapse的製作跟普通攝影其實分別不大,拍攝Timelapse其實就是將一張一張的照片利用後製軟件串聯起來,再以影片的方式表達,所以器材方面也跟普通攝影分別不大,Patrick建議的器材清單如下:
– 擁有內置水平儀的相機
– 廣角鏡頭
– 三腳架或單腳架
– 時間控制器
– 記憶卡
– 後備電池
– GND及ND等減光鏡
– 燈具
– 蚊怕水
– 雨具
– 全視線鏡片眼鏡

拍攝前準備及設定

準備好合適的器材,下一個更重要的是如何設定你的相機,因為你需要花數小時拍攝數百張照片才可以製作出一段數十秒的短片,在數小時裡,風景的變化很大,如何控制你的曝光及白平衡變得尤其關鍵。Patrick建議初學者盡量使用光圈先決或是手動模式去設定你的相機 (稍後會講解什麼時候用光圈先決或手動模式),同時自行調較白平衡,將每一張相片的曝光及白平衡盡量保持一致,同時選用RAW檔增強後制的空間,及因應拍攝的題材選用適當的快門速度及間隔時間。

如何計算間隔時間 Time Interval?

timelapse helper
拍攝Timelapse影片其中一個初學者感到頭痛的問題是「間隔時間 Time Interval」,即是拍攝每一張相片之間的停頓時間。

計算方法其實很簡單,例如如果你的預定逗留時間是2小時,你想拍出一條10秒的短片,以25 fps計算,2小時相等於7200秒,一條10秒的短片需要250張相片 (10秒乘以25fps),所以你需要設定的間隔時間就是28.8秒 (7200秒除以250張相)。如果還是嫌麻煩,Patrick亦介紹了一個手機App「Timelapse Helper」給大家計算間隔時間。

Timelapse 速成法

有了基礎的概念後,下一步就是實地測試,Patrick更分享了一個「速成法」給初學者:

日光或是夜晚的拍攝方法 (光暗變化不大的情況):

以手動設定曝光,逗留15-30分鐘,以3-5秒作為間隔時間,拍攝250-375張相片,能夠製成10-15秒的作品。

「日變夜」或「夜變日」的天色 (光暗隨時間變化)
以光圈先決設定曝光,逗留1-1.5小時,以10-15秒作為間隔時間,拍攝375-500張相片,能夠製作出15-20秒的作品。

「好趕時間」的拍攝設定:
Patrick笑說一般人可能覺得花數小時拍攝一段只有數十秒的位短片很麻煩,他亦提供了一個較為「易入口」的拍攝設定。使用M mode手動設置曝光,逗留8-10分鐘,以2秒作間隔時間,拍攝250張相片,就能製作出一條10秒的短片。

_AM_0200

當然,你花的時間愈長,風景的變化就愈大及明顯,製作出來的短片自然更震撼。所以Patrick亦建議我們在拍攝前先考慮以下幾個要點:

1. 在拍攝地點逗留多久
你今次拍攝打算花多少時間,這會影響你設定的間隔時間及拍攝張數。

2. 要拍攝什麼題材
你需要表現的效果是什麼,如你想拍攝星軌還是人流跡?這影響著你設定的快門速度。

3. 日出?日落?只是日或夜?
環境的光暗影響你決定使用的拍攝模式,到底需要使用光圈先決還是手動模式。

實戰環節

_AM_0061

聽完一輪Patrick的理論課,各位參加者自然蠢蠢欲試,拿起自己的器材前往實戰地點

_AM_0065

出發了!當天理論課在石硤尾JCCAC進行,實戰課則在附近進行

_AM_0081

Patrick為今次實戰課選址於一條較少人的行人天橋,拍攝的對像是一條大馬路,可以捕捉到一條車水馬龍的大道。

IMG_1148

當然要先設定好大家的相機

_AM_0141

Patrick即使係有蓋地方全視線眼鏡都能夠根據光線強弱而調節鏡片顏色,讓Patrick輕鬆自在且清楚地做好拍攝準備。

_AM_0154

參加者亦已急不及待開始拍攝,同時把握機會,向Patrick偷師一下。

_AM_0167

參加者的「相機腳架陣」!

_AM_0231

實戰課完成! 指定動作–大合照

Patrick 全視線用後感

_AM_0267

拍攝Timelapse除了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及精力去製作,長時間在陽光猛烈的戶外亦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對眼睛的保護,Patrick作為全視線鏡片的用家自然有些心得。

_AM_0281-3

Patrick的隨身拍攝工具

Patrick:「我有很多時間都在戶外拍攝,太陽眼鏡是我以前的必備「器材」之一,但太陽眼鏡不會隨著環境光度而變化,當我在烈日底下,太陽眼鏡可以保護我的眼睛,但當我想透過觀景器或是LCD屏調整我拍攝設定時,我往往需要把太陽眼鏡除下,不然我根本看不清相機上的設定,全日下來,我要無數次的除下又戴上,非常麻煩。

我轉用嘅係專為係戶外環境中提供更深色保護而設計嘅全視線XTRActive鏡片,它可以隨著環境及紫外線的強弱而自動調整鏡片顏色深淺, 100%阻隔 UVA/UVB 紫外線同時減少眩光。工作關係我經常要係戶外進行拍攝,由於不同地方及不同時間的光差分別可以非常大,全視線鏡片會因應環境而自動調整鏡片顏色深淺,讓我可以同時兼顧視察環境及觀看相機的設定,減少眩光而造成嘅頭痛,拍攝變得更輕鬆; 而當我係室內作後期製作時,鏡片亦會回復透明清晰,真係好方便。但令我最感到驚喜嘅係XTRActive鏡片在車廂內仍會適度啟動變色,令我駕駛時更舒服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