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香港的英籍生態攝影師Joseph Anthony最近一輯名為「The residents of Dusty Road」的作品,紀錄堆填區內奇特鳥類的生態,以下是與攝影師簡單的訪談。

 


問:一開始為什麼會有這個拍攝念頭?

答:當初我前往加拿大的目的是拍攝美洲獅(Cougars)和短尾貓(Bobcats),為我的第二本著作做準備,可是當時牠們似乎沒有很活躍,於是我需要尋找一下其他的拍攝題材。與當地聯絡人的傾談當中,提及過我想拍攝白頭海鵰(Bald Eagles),然後他們說在Sechelt以北的地方可以找到上百隻的白頭海鵰。再三探索後竟然發現當地的堆填區是一個鳥類的聚集地,於是我便花了一個星期在那裡進行拍攝。

 


問:那裡的環境是怎樣?

答:那場景讓人非常難忘。我從沒有見過這麼多鳥類聚集在一個地方,而且那裡不只有白頭海鵰,還有海鷗(Gulls)、渡鴉(Ravens)、烏鴉(Crows)和大群的黑色雀鳥。海鵰只有冬天的時候才在這裡出沒,當三文魚前往產卵時海鵰也會一併離開,直到下年冬天才回來。

我喜歡觀察人類的行為如何影響著野生動物的行為。在附近,我還發現了一個露天開採場和有機垃圾棄置場,這裡不單足夠養活雀鳥,還讓熊(Bears)、土狼(Coyotes)、白鼬(White Minks)等多種野生動物能在這裡生活。

 

問:拍攝時遇過怎樣的困難?

答:拍攝的初期我只能夠在堆填區圍欄外拍攝,於是我決定用400mm的鏡頭(有時後使用1.4x)直接經過圍欄拍攝。拍攝時我的光圈大概設置在f/5.6 到f/8 左右,好讓有足夠的景深覆蓋主體,而又不致拍攝到前景的圍欄。

當有人或貨車棄置垃圾便是雀鳥最活躍的時候,這是本來是拍攝的好時機,但也有時候穿插的人與貨車會破壞了原先的構圖,所以只得反複嘗試。

 

問:拍攝時有沒有觀察到怎樣的生態情況?

答:整體來說,雀鳥基本上能和諧共存,但偶然鷹會殺死海鷗,接著引發一場混亂。有時候海鷗、渡鴉、烏鴉會主導著空間,而鷹只得站在堆填區邊圍的地放,或在貨車上歇腳,因為無數的黑鳥會有牠們附近聯群地飛行(swarm in murmurations);而其他時間,鷹會接管地方,其他雀鳥便站在地上,等候著貨車(食物)的出現。

 

問:有沒有其他拍攝經歷和心得可以分享?

答:過了幾天,我跟堆填區的負責人傾談後獲准進入圍欄內的地方進行拍攝,但只有一天,時間也只限11am到4pm。換句話,我需要在這幾小時內完成場地視察和拍攝的工作。在堆填區裡,我需要在滿佈泥濘和不同或貨車穿梭的環境工作,要專注拍攝,便不容易兼顧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我想雀鳥大概不會喜歡我在垃圾(牠們的食物)的附近,於是我決定使用腳架和超廣角鏡從低角度進行遙距拍攝。我使用了一個叫Camranger的小工具,這東西讓你透過電腦或手機在50米距離內遙控你的相機,透過live view觀看拍攝情況並能操控相機大部份的功能。能夠近距離的拍攝讓照片更加貼近現實,以一個不同的角度敘述這個獨特的生態故事。

 

 

關於Joseph Anthony

I AM NIKON photographer: http://mynikkor.com/tc/photographers/Joseph-Anthony
個人網頁: http://truetolifephotography.com
Instagram: joeair17
Facebook: truetolife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