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喜歡拍攝單色 (monochrome) 的照片,而通常也是指「黑白色」,但也有人會喜歡上圖這種棕褐色 / 深褐色調 (sepia tone),因為它帶有一種懷舊、溫暖的感覺,有一份歷史的味道。不過原來「Sepia Tone」這個名字本身也有一個小小的典故。

其實 Sepia 本身就是來自學名為「Sepia officinalis」的墨魚 (見上圖),因為在菲林時代,人們處理出黑白照片之後,會再用藥水改變照片的化學成份,將照片調成棕褐色,而最初 Sepia 就是來自墨魚,因此棕褐色也有人稱之為烏賊色。

有甚麼好處?黑白照片調了色,除了帶有溫暖色調外,還可以提高其質素及穩定性,於是能夠保存得更長久。

例如上圖的人像照片,使用 sepia tone 就是很常見的色調,於是慢慢就成了我們印象中的「懷舊feel」,直至今天在數碼時代,依然是一個普遍的調色選項,甚至不少相機也內置這種色調,又或有些軟件會有此自動選項。


彩色 vs Sepia Tone

當然到了後來,技術漸漸進步,自 1880 年代初使用墨魚作藥水來源的手法,已經被其他化學物料所取代,就像其他類似的故事。

Wiki (via 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