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在照片裏的我,沒有鏡子裏的我那麼帥?
2015 年 1 月 12 日
(image credit: Charlie Smith)
為甚麼照鏡時覺得自己還不錯,一拍照就不行了?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在科學上可以解釋嗎?來自 Wired 的講解,至少有兩個原因︰
(一) 單純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這是非常古老而且大家都熟悉的心理學現象了,簡單說就是「日久生情」,當你對同一件事越熟悉,你就會越喜愛 / 有偏好。很多我們最初覺得相貌不好的人,相處久了,至少會覺得不太礙眼。
而我們絕大多數人的面孔,在事實上並不對稱,有很多缺陷,但因為在鏡子看得多了,不單美化了一點,也認定了這就是「自己」的樣子,一旦照片忠實的把你的面孔呈現 (而且是左右倒轉),就會覺得陌生又礙眼,不及你心目中以為的自己。
(二) 美化自己的傾向
根據 2008 年一項研究顯示,人們還會傾向認定自己較有吸引力,即使事實上並非如此。
研究內容是把他們的照片作出調整,變得較有吸引力,或較欠缺吸引力,然後放在一堆陌生人的照片中,讓受試者找出來。結果就是越吸引的版本,越快被找出來……
雖然都是「很科學」的解釋,卻不能讓人釋懷,我比較想聽的解釋,是類似「鏡子裏的我才是真的,是攝影師拍得衰」這種啊。(笑)
熱門文章

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 2019 參賽作品精選

[新手攝影]速學實用 5 招拍攝更出色的風景照片

俄羅斯攝影師影像紀錄,日本關西最大紅燈區「飛田新地」的街景實況

2016《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公佈!香港人勇奪總冠軍

Sony 前副董事長︰昔日以「弱者戰略」推出質素較低的無反相機,麻痺對手並最終成功擴大市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