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feel?)

這裏所指的新手,主要是那些剛剛買了人生第一台單鏡反光機,憧憬著要成為攝影大師,心情興奮不已的攝影新手。「嘩!好靚呀!」第一次接觸大光圈 (相對於 DC 和 iPhone 來說啦),還有快門那「喀嚓」的快感,的確,很多新手馬上就會腎上腺素急升、腦袋充血、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問題是,從哪裏開始拍起好?

 

街頭。

 

他們腦裏第一個反應通常就是走上街,然後進行第一次「真正的」攝影,而新手往往就踏進了這個街拍迷陣,還可能要徘徊好一段日子,才能清醒過來,有些則會一直沉迷,不能自拔。

 

「街頭 + 婆婆 / 掃街工人 + 黑白色調 = 有feel + 反映社會現實」

 

這真是一條不可思議的方程式,幾乎每一個新手都會深信不疑,然後他們就不斷找尋街頭上拾汽水罐、拾紙皮的老婆婆,或是那些食環署外判商的掃街工人,偷偷拍下來,然後換成黑白照片,再放上 facebook 或是 blog,企圖展示自己身為「社會紀錄者」的關懷。


(有feel?)

 

大師?

 

老實說,這種照片很多時會令真正關心社會的人反感,因為將「街頭阿婆執紙皮」等同於「社會上充斥不公義、貧富懸殊、官商勾結、地產霸權」之類所謂社會關懷,太膚淺了。誰說阿婆執紙皮是社會的逼害?我所認識的長者當中,有不少根本並非靠紙皮維生,但她們就是喜歡這種透過勞動,以賺取收入的自給自足感覺,這是她們的存在感,跟社會公義之類,並非等號。


(有feel?)

 

主觀地把別人塑造成自己心裏的社會不公受害者,這才是真正的加害,跟某些看圖作故事的傳媒一樣討厭。

這些街拍新手真正的毛病,在於對「社會公義」的認識過於膚淺,而非攝影技術水平的限制。簡單說,就是他們根本不知道社會發生甚麼問題,也不知道拍攝的對象是誰,更不理解人們有甚麼缺乏、內心有甚麼困難,就隨意在街頭按自己的意思,強加在別人的肖像上。


(有feel?)

 

1. 理解對方

拍攝一位老婆婆,其實是很好的素材,因為她本身就是歷史,就是見證,就是我們的背境。所以她有她的故事,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到她的想法、情感與過去,拍照會來得更有意義。偷偷摸摸的,說實在,不少作品都只會是劣作,不是黑白照片就會很有 feel 的。

 

2. 認識社會

一個社會是很複雜的,並不只有那些口號喊得響的話題。同樣,一條街道上也有很多不同的人和事,有交更的士,有違例泊車,有店舖的街招,有繁忙的十字路口,有新舊交替的店舖,每樣事物都有它的故事和社會意義,別沉迷老婆婆黑白照,請真正關心你的社區和社會。

 

3. 不止紀實

把身旁的事記錄下來當然很好,但攝影並非只是如此,它還有創作的部份。所以,追求成為攝影大師的各位新手們,在紀實以外,應嘗試更多方式去拍攝你的社區,以往我們介紹過很多攝影師,參考他們的作品吧,別獨沽一味黑白黑白黑白黑白。


(注︰本篇照片都是作者本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