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眼見的,器材控是不少攝影愛好者的最終歸宿,他們熱愛追求器材、談論器材、鑽研器材,他們手上的鏡頭和機身,一次比一次高階,但拍出來的作品呢?可能沒有進步過。雖然會得罪人,但實話實說,這是真正存在的現象。


你是需要(need)這些相機,還是想要(want)這些相機呢?

這成為了研究器材的一個尷尬點,不少剛剛購入單鏡反光機,或未購入單反的攝影新手,都會猶疑好不好踏進這個燒錢的領域,因為反正買器材,根本不會送技術,那我為甚麼還要買新的相機?用 iPhone 不就最好嗎?

這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的鐘擺效應。

技術與器材互不相干?

顯然這是錯的,但兩者之間並非簡單的因果關係。「因為買了好的器材,所以出來的照片就會好一點」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好照片」定義很廣︰如果雜訊少就叫做好,那麼高階器材當然是好,但如果有創意才叫做好,那麼和器材又不太相干,但如果某些創意需要高階器材來完成,器材又忽然變得很重要……你說是不是很複雜?


(每個鏡頭各有其優點與缺點,一概否定跟盲目追求同樣愚昧)

對於新手來說,最大的困惑就是我們對相機的稱呼,例如某些牌子某些型號,被稱為「入門機」。甚麼是入門機?是入了門的人才可以用的相機,還是想入門的人應該要買的相機?從來都沒有人說得清楚。

而最多人選擇的答案,就是「入門時買入門機,高階時買高階機」,所以新手就買入門機,玩得熟了,就該換高一級的相機吧?


(器材並非單指機身、鏡頭與閃光燈,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輔助攝影的,認識它們有利無害)

高階與低階的迷思

「沒有最強武功,只有最強的人」很適合形容攝影與器材的關係,因為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大師所用的相機,其實跟我們相差不遠,甚至他們不是用 Leica,而是用較普及的 Canon 和 Nikon,更極端的只是手機和 iPhone,由此可見,一如楊過用木劍都可以打天下,一機走天涯的大師還是有的。

但是,再強的拳頭,還是無法用來開罐頭的,任何器材都有它的限制,作為使用者,尤其是新手,責任就是買了一部相機回來,便好好發揮它所有實力,所謂「入門」「專業」只是種粗略的分野,甚至很可能只是價錢與重量的分野︰你試比較今日的入門數碼相機和七十年前的專業相機就會明白,入門和專業只是相對的形容。


(「玩器材」都是一種享受,但別以為這就等如攝影)

始終還是概念先決

所以,如果你已經讀過「新人買單反」這篇文章,亦開始了你的攝影路,甚麼時候才應該換機?就是當你真正盡用相機的能力,又發覺真的有些效果你很想做,但實在被器材侷限了,便釋放你的錢包吧。

那是不是抱著大大支長鏡、極昂貴機身的人,就代表他們技術已進入化境?不,凡事都會有例外的,總之不要模仿別人,好好鍛練自己才是王道,始終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想拍甚麼。別人用甚麼機,關你甚麼事?

話說回來,嘗試不同的攝影器材,鑽研不同的光學原理跟技術,本身都可以是有趣的事,真正愛攝影的話根本毋須批評別人。


(享受攝影,就該享受你所擁有的器材,不需要妒忌,更不應抬高自己,踩低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