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entry is part 2 of 5 in the series 淺談新聞攝影

常常說要拍攝出好的攝影作品,那就要觀摩多一點不同的攝影大師作品。新聞攝影也是一樣,但除了要看大師作品,更重要是要懂得「執生」(執隨應變)和有新聞觸覺。今天我們就用另一個香港每年最大的新聞攝影比賽「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來說「隨機應變」和「新聞觸覺」兩個元素。

2009年 一般新聞組亞軍:梁百豪 新報
一班智障學童家長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門外請願要求教育局局長孫明揚關注他們訴求。
夏天從有冷氣的地方走出來,戴眼鏡的人眼鏡上都會有一層薄薄水氣,這水氣出現在局長的眼鏡上政治含意就大得多了。

2010年突發新聞組冠軍:曾國宗 南華早報

去年馬頭圍道塌樓的新聞震驚全港,記者都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報導事件。這張相片的好是在於及予讀者視覺上的錯覺:右面是垂直的大廈和店鋪,但左面的消防員卻好像反地心吸力般站在重直的瓦礫堆上。

2008年突發新聞組亞軍:曾國宗 南華早報 馮國良 明報

彌敦道嘉禾大廈四級大火,一名消防員在大廈天台接受同僚急救,事件中兩名消防員死亡。

當年令不少香港人心碎的圖片,一大班消防員在拯救在大火中為救市民而身受重傷最後不治的同袍。突顯出拍攝災難相片時選召取拍攝地點以及用器材的重要性。

2010 年人物組冠軍:林振東 明報
龔如心爭產案中,陳振聰被判敗訴翌日,警方到陳家邀請陳振聰協助調查,雖然載著他的客貨車被拉上布幕,但「未見其人,先見其牙」,不難猜到露出這口「招牌哨牙」的,就是綽號「哨牙通」的陳振聰。

以趣味性取勝的一張好作品。拍攝人物照一般來說都是應該清清楚楚拍下整個人的面貌,但這張只拍下新聞主角的一排牙。拍攝地點是客貨車,還要和一大班行家爭位置,兼且對焦準確,殊不簡單。

2009年人物組冠軍:郭慶輝 明報

程翔接受被問及牢獄的生活時,大部份時間以「沉思」回答。

在專訪時拍攝新聞人物,難度雖然不如拍攝突發新聞那樣高,但相片要清楚反映出受訪者的故事,第一樣必需要對受訪者背景有充份掌握,再高一個層次就是要能夠反映其內心世界。

 

1999年 一般新聞組冠軍:何耀勸 明報

特首董建華在記者會上歡迎陳方安生續任布政司。

一張好的新聞作品可以反映出新聞背後的原素。當年陳方安生和董建華被指「口和心不和」,儘管兩人在記者會上笑容滿面,但相片卻反映出兩人有心結的事實:陳和董兩人身旁都有大射燈對準兩人,結果兩人的背影就在後面的牆上「背對背」了。

2002年 一般新聞組亞軍:陳偉英 經濟日報

充滿政治階級味道的一幅作品。顯示出董建華在中央政府的「密切關視」底下。
2010年 突發新聞經冠軍 法新社 Ed Jones
一名示威者爬上立法會外警方的圍欄後高呼口號。示威者在人海中亦不顯得特別高,但強大打在他背後的身影卻顯得他的影子很高大,亦暗喻在現實中看不到示威者腦海中為社會追求公平及公義的理念。
2010年 一般新聞組亞軍:葉英傑 路透社
反高鐵示威,示威者停下來跪地的動作和身邊高速移動的的士形式鮮明對比。
***關於比賽***
「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是香港攝影記者協會每年為業內攝影記者舉辦周年攝影比賽,以表揚這班幕後精英為新聞報導所付出的努力。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這些作品在構圖或捕捉時機上都可謂最佳範例,也是學習以相片說故事的好例子。

過往的精彩比賽:http://www.hkppa.net/res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