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無反Full Frame出現,價錢方面Canon 6D 及Sony A7街價只是8千左右,全民Full Frame的日子似乎不遠矣,導致大家都非常喜歡討論到底無反Full frame還是單反full frame比較好,又因為最近5DS / 5DS R及A7R II 的推出,令這個話題再次熱烈起來。

我們的編輯身為相機控,亦親手操作過不同牌子型號,大大小小的單反無反;各人有各人的拍攝習慣,自然也喜好不一,單反無反各有優劣。編輯們相信FF是大部分用家的終極選擇(當然,富戶或專業人士可能會選擇更高檔的相機,例如中片幅),今次我們就從真實數據及實戰應用上比較一下,讓各位打算升級上FF的用家作參考。

當然大家都明白,沒有所謂最好的拍攝器材,有得必有失,應該從各方面衡量,找出最適合自己拍攝題材及習慣的相機。

機身鏡頭

PB003_inforgraphic design_3_Page_1

大多數人認為無反比起單反一個最重大的分別是重量,單反由於配備光學觀景器及反光鏡,理論上在體積及重量上都會比無反大及重,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自從全片幅無反的出現,無反機身(比起其他4/3及APSC格式無反)的重量都有所增加,而支援全片幅規格的鏡頭因為光學結構及材料問題,重量亦分別不大。

而今次選擇用來比較的,主要是Sony的A7系列,及Canon的EOS全片幅系列,也是編輯們日常主要使用的攝影工具。

編輯意見: 今次選擇用來比較的鏡頭,是一般大家最常使用的小三元及50mm鏡頭 (由於兩間廠並沒有相同的產品,Sony的是55mm F1.8,Canon的則是50mm F1.8,是比較貼近的鏡頭),Sony的鏡頭除了Vario-Tessar T* FE 24-70 mm F4 ZA OSS 比較輕之外 (輕了174g ),其餘的鏡頭重量並沒有顯著的優勢,而70-200mm F4及50mm 1.8 這兩個焦段甚至比Canon的更重。

機身重量方面,A7R II / A7 II相比5DSR確實有重量優勢,輕了大概一罐可樂的重量,但比起6D卻只輕了98g/124g。

如果你把4支鏡頭都放進相機包,總重量是2065g (Sony) vs 2135g (Canon),根本沒有分別。

當然各機的功能及級數都稍有不同,本段只比較重量。

以往無反相機給人的印象是輕巧易攜,但當廠商把一塊全片幅的感光元件放進去之後,鏡頭亦因為需要遷就新的感光元件,導致機身鏡頭的重量及體積隨之增加。就這兩套系統而言,帶一機兩鏡去一次遠足,一天下來,就算用5DSR,你也只是帶少了一罐可樂解渴而已。

**所有重量計算均不包括電池

原裝鏡頭群

12022242_10153612579200489_1880729861_o

對於大多數攝影人來說,除了重量的考量外,鏡頭群的支援更為重要。不過,Sony A7系列發布至今不過兩年,要從鏡頭群這個方向比較其實有點不公平,但大家仍可參考一下。

Sony支援A7系列的FE鏡頭總共有15支,雖然相比Canon的59支現行版本(未停產)的EF鏡頭相距甚遠,但從焦段上,Sony已經推出了一般我們稱呼為小三元的「16-35mm F4、24-70mm F4、70-200mm F4」,而大光圈鏡頭亦有「28m F2、35mm F1.4、55mm F1.8」,其實已經足夠我們一般攝影人的日常應用。

遺憾的是,大三元 (即光圈達F2.8的三支常用變焦鏡頭) 、超大光圈鏡頭 (F1.2的鏡頭) 、超遠攝及移軸鏡頭等仍然欠奉,而且就算Sony推出大三元,從小三元去推測,其重量亦不會太輕及體積不會太細,當然我們也相當期待Sony能透過技術上的進步,如改進鏡片及鍍膜,甚至鏡片的結構去增加進光量,使鏡身體積及重量上保持輕巧,但這也是將來的故事。

而除了所謂原廠鏡頭群,有很多大部分的A7用家會把A7當成「萬能插」,將不同的經典「老鏡」透過轉接環接上A7使用,但其實未有A7之前,Canon機本身也能接上老鏡或其它廠商的鏡頭。

A7由於體積較細,及其鏡後距較短,接上一些Rangefinder (如福倫達、Leica等) 鏡頭比較適合;而Canon則比較適合轉接其他單反鏡頭,誰勝誰負很難有一個客觀的定斷。

最近甚至出現了支援Canon EF鏡頭 (包括自動對焦功能) 的FE轉接環,所以你可以認為Sony並不只有這11支鏡頭,當然你得花不少金錢去購買轉接環。另一方面,Sony官方亦未有對這些「支援」作出表態,編輯們未有實際使用過,不好作任何評價,但我們都相信原廠的鏡頭搭配原廠的機身才能真正體現諸如對焦速度、防震效果及色彩表現等的質素,而且原廠更有鏡頭糾正數據供用家下載,不需要使用Photoshop就可以改善並修正暗角及桶狀變型等問題。

Sony 鏡頭資料
Canon 鏡頭資料

光學觀景器

PB003_inforgraphic design_3_Page_4

在全片幅無反及單反的大戰場裡,OVF及EVF (光學觀景器及電子觀景器) 之爭從沒有休止過,對於從菲林年代及早幾年初初開始發展出EVF的年代過渡而來的攝影人,EVF的表現絕對是惡夢。

先從OVF的好處講起,顧名思義,光學觀景器是透過反光鏡把影像以光學方式轉送到觀景器,最大的好處就是「實時的影像」,跟你肉眼看到的是一樣的影像,用家完全不會感受到時滯的問題,感覺爽快舒服及較有現場感。第二就是用電量,OVF 不需「用電啟動」,這也是為甚麼單反相比無反往往可以拍攝更多張數的最大原因。

EVF最大的好處則是「所見所得」,無論是曝光度、色溫,甚至景深 (OVF都擁有景深預覽功能,但OVF並不能調較光亮度,收光圈就會把觀景窗弄暗) 都可以模擬出來,讓你在未按下快門之前已經清楚知道你將會得到的影像,對於初學攝影的人說,作用巨大。

而EVF除了「所見所得」這個新手寶物之外,另一個優點是在觀景窗裡能夠一眼看清相機的各種設定,除了基本的光圈、快門、ISO,也能加入電子水平儀或Histogram等有用的拍攝工具,完全發揮了電子顯示屏的獨特優勢。

雖然如此,近年Canon 新出的單反系列(7D2及5DS/5DS R) 的OVF 亦已經進化了—智能觀景器, 除了光圈、快門、ISO及曝光值,一些諸如自動對焦點、電子水平儀及其它相機設定 (包括WB、Drive、閃爍偵測等) 也能像EVF一樣在觀景窗上顯示,讓用家的眼不需離開觀景窗便可掌握當下的拍攝設定。

傳統來說,EVF的問題,除了影像時滯外,如果在較暗或高光差的環境條件下,EVF的表現強差人意,因為EVF的Dynamic Range始終不及人眼,例如在極大光差環境下(如大背光),要同時清晰看到陰影位或高光位的物件十分困難,而OVF靠的則是自己的眼睛,就算光差再大也能清晰看到。

而A7R II身為A7系列最新的旗艦型號,坦白說,EVF的時滯問題作出了相當有誠意的改善,今時今日仍然認為EVF會有「影響正常拍攝的時滯問題」已經過時,BUT,相比OVF清晰俐落的感覺仍然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短期內未能取替OVF。

最後,如果「所見即所得」是大家最需要的功能,其實單反亦有LIVE VIEW的功能,等同一個巨型的EVF,亦是可以考慮的代替方案。縱上所述,EVF跟OVF有著明顯的分別及優劣,建議大家親眼試清楚哪一個比較適合你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