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德國開始以歐元取代「馬克」作為法定貨幣,人民可將馬克現金帶到銀行兌換歐元,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發生超級通脹 (或稱惡性通貨膨脹),每個德國人的口袋裡都有數十億馬克。當時一個麵包賣 2000 億馬克、一週的養老金也不足買一杯咖啡;由於食物價格隨時上升,餐廳都不再印刷菜牌;上班族也要在出糧日帶上行李箱來裝著工資,然後在匯率變動之前衝到最近的商店購物。上圖就展示了面值 100 兆馬克的鈔票。

德國超級通脹的出現,是因為德國在一戰中期開始,決定向其他國家借錢,而不再用納稅人的錢來為戰爭提供資金。起初,大家都有信心只要打贏戰爭,就能夠還清國債。可是,現實卻令大家失望了。德國戰敗,更簽署了《凡爾賽條約》,需向盟國賠償 1320 億馬克的巨額罰款。為了償清債務,德國政府開始不停地印鈔票來買外匯,鈔票的價值愈來愈低,通貨膨脹的情況更失去控制。

戰前,4.2 馬克可以兌 1 美元,到剛開始出現通脹時,升到 48 馬克兌 1 美元;1922 年初,每美元兌 320 馬克;到了下半年每美元可兌 7400 馬克。最高峰時,每美元更可兌 4.2 兆馬克。1923 年,德國更出現 100 兆面值的鈔票,貨幣對大眾來說已經失去了意義。

面對失控的超級通脹,德國人不再以鈔票來購物,轉而以物易物,不少醫生都以香腸、雞蛋、煤炭等東西代替診金。當時,國民眼中真正有價值的有形資產就只有鑽石、黃金、古董和藝術品,國內也出現了不少小偷,偷的東西包括肥皂、髮夾、銅管和汽油等。

大家可以透過以下歷史照片,看看德國的超級通脹有多誇張:

小孩剪開鈔票來製作風箏或當作玩具

人民努力工作後只換來一疊疊有如廢紙的鈔票

食物價格極高

店主身邊的牌寫著:「出售貨品及維修服務以交換食物」

即將付諸一炬的鈔票

主婦以鈔票來生火

用 1 馬克面值的鈔票來當作牆紙,比起真的牆紙還要便宜

店主把多餘的現金塞進茶箱裡

1923 年年底,以農工業用地當作抵押貸款來支持的新貨幣「Rentenmark」取而代之,匯率固定在 4.2 Rentenmark 兌 1 美元,超級通脹終於落幕,德國也回復正常。

Via Amusing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