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港有關的攝影新聞近日多次登上國際新聞,先有萬人圍拍D&G事件,再有這輯由英國攝影師凱西(Brian Cassey)在○九年拍攝的一輯籠屋照片,在英國《每日郵報》及美國CNN刊登後引來極大迴響。

報道訪問了多位籠屋居民。曾居於深水埗籠屋的阿泉,現年五十八歲,一直是單身,申請公屋三年多仍「上樓」無期。現居於板間房的他,回想住籠屋一段日子,坦言感到很「羞家」,無論如何惡劣他也不會再選擇租住籠屋。阿泉○三年時曾租住深水埗鴨寮街的籠屋內,屬三層高籠屋,他在一張兩呎闊、六呎長的鐵籠床上生活近兩年。他當時失業,唯有租住每月一千一百元租金的籠屋內,「我不想露宿,但那段籠屋經歷對自己好大傷害。」

當時一屋籠屋住滿數十人,他形容當時的鄰居,都顯得古古怪怪,整天屈在極窄籠屋內,全日不與人說話。    他記得曾有一次熱到中暑捱不住,即召救護車送院。他至今仍對住籠屋感到恥辱,猶有餘悸,一直沒向朋友說,「我過不到自己心理關口!」他現在靠每月三千元綜援維生,租大埔道一帶的五十多平方呎板間房,月租一千三百元,一屋有十五伙人,他的板間房有一扇窗已讓他稍感安慰。    他唯一目標是可成功入住公屋,他已申請三年,曾多次到房署查詢進度,對方只勸他繼續耐性排隊,「政府好涼薄,對我們這批中年單身漢,就如一批被人唾棄的人般,公屋永遠上不到。」

其實香港不少攝影師早已將基層住屋苦況和無奈,透過攝影作品反影出來。《每日郵報》標題更點出香港LV名店數目多於巴黎,卻有一批窮人住在狗籠般的牀位內。香港現時仍有達十萬人被逼居於六呎乘兩呎半的籠屋中,Brian的鏡頭捕捉了籠屋居民悲慘一面。

報道指出,香港經濟只是集中金融服務,很多人無處容身,若不住籠屋便要露宿街頭。

去年底CNN才報道完香港天台屋為全球最貴貧民窟,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指出,政府對國際傳媒多次報道香港窮人所住的惡劣居住環境仍若無其事,令人感到可恥。他指經常有國際傳媒接觸協會,望可採訪籠屋、劏房窮人,早已惹起國際關注。

文中轉載在深水埗住籠屋的張生訪問,被問及如何忍受籠屋駭人擠逼及惡臭環境時,他指:「籠屋內溫度較外面高兩至三度,有時我在清晨五時後才能入睡。」籠屋出現曱甴、壁虎及老鼠是平常事,他說:「我擔心有曱甴或壁虎晚上爬入我耳內。」

CNN刊載照片後,很多讀者將美國現時經濟困境,與籠屋居民慘況相提並論,有讀者指這令人十分悲傷,看來令人難受,「這是我們的未來,隨人口增加,加上我們猖獗地誤用資源及金融。」

老實說,筆者作為香港人也實羞恥,香港作為世界最富裕的城市,卻有一班長期活在貧窮線底下的人們。台灣的大選快將舉行,在寫畢這篇文章的同時,筆者見到民進黨上載了一段說香港現況的短片,實在是百感交集,到底令香港一眾社會問題愈來愈嚴重的原因是什麼呢?而攝影又是否真的能改變世界?在一批又一批將這座城市醜陋的一面的相片曝光的同時,社會和世界又有否改變?

延仲閱讀:每日郵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