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x 早前貼出影片,探討在照片標示詳細位置為一個地點帶來的影響。影片以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蹄鐵灣」(Horseshoe Bend)為例子,該地在 90 年代初是個「隱世地點」,但漸漸為人熟悉,成了熱門打卡點,在去年更有 8400 萬到訪人次。當地政府為了應付遊人需求,興建大型停車場,雖然交通更加方便,但也在某程度上破壞了原本的景觀。

Vox 以圖表展示自 IG 面世後,在網上搜尋蹄鐵灣的人數大增:
面對上述問題,美國攝影師 Timothy Behuniak 近日就在 Fstoppers 網站上撰文,提倡在社交媒體上貼出戶外照片時,不要標示詳細位置。

他表示自己的想法源自環保組織「Leave No Trace」的建議,該組織認為應避免標示詳細的位置,例如只標示州份或地區,但不要標示是哪個公園,以免照片在社交媒體熱傳之後,吸引太多遊人前往。他們又指,網民在貼出照片時,應留意照片的內容有沒有「錯誤示範」,以免其他人「有樣學樣」。

攝影師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社交媒體照片不止會引來更多遊人、更多垃圾、更多破壞環境的行為,當地政府也可能會為了促進旅遊業而興建停車場、食店等設施,破壞郊野的自然景觀。其次,他希望大家靠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大自然,出了一身汗、看著地圖找來找去才能到達的話,遊人也會更加珍惜郊野地方。

除了風景攝影外,其實在廢墟攝影和街貓攝影等圈子,也有類似的不明文規定,用以保護廢墟建築和小動物。不過,另一方面也有人反對「禁止打卡」的做法,認為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攝影書會詳細介紹旅攝地點和前往方法,所以不應將限制只放在網民身上。甚至有人認為,在分享照片時,其他人一樣可以從背景找到蛛絲螞跡,然後找到該拍攝地點,所以不如連照片都不要貼出來,不然拍攝者只是「不樂於分享的精英主義者」,說穿了就是想只有自己知道這些隱世地點,令自己的照片成為全 IG 最獨特。

你又認同不打卡就能減少破壞環境的看法嗎?

Source:VoxFstoppersLeave No Trace

延伸閱讀:

鰂魚涌海山樓等五幢大廈貼出告示,不准在私人地方拍攝

旅遊指南 Lonely Planet 呼籲遊客,避免破壞紐西蘭 IG 打卡位「瓦納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