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Kutna Hora Sedlec Ossuary 是筆者是次捷克旅行的其中一站,原定的行程是另有地方,但是行程時間,加上得到當地旅館掌櫃介紹之下,決定探索Ossuary。當天出師不利,出門毛毛細雨,行軍狼狽之極,值得安慰的是攝影暫可移師室內,不用浪費光陰。

【簡介】Ossuary是建於Kutna Hora 的Sedlec地區,入場交60korun的入場費,員工就會借出歷史簡介,Kutna Hora建於十世紀,經過一輪貴族佔地後,Miroslav Markvartic在Sedlec建了這所修道院,Ossuary就是修道院墓地的教堂。在1278年,國王派出院長到耶路撒冷出使,院長帶了各各他的泥土灑在公墓上,此舉令很多有錢人希望在上主寵召時埋葬於此,1318年大約有三萬人莽於此地。經過十五世紀戰爭後,墓地部份廢棄,隱士把骨頭移入教堂。可惜戰火把Ossuary焚燒,1710年重建完成,經過屢次骨頭搬移,現在見到的是1870後骨頭,Franktisek Rink的作品。




【內容】從影相角度而言,就考驗事前計劃、器材運用與攝影技術,作戰方針當然是室內模式,暗、手震、閃燈,運用就要靈活一點。上例頭三張是沒有閃燈,最後一張就有閃燈,沒有閃燈的話有腳架靠得住,但是盡管場所沒有限制,頭骨堆是有格格的鐵欄隔住,沒可能近距離捕捉畫面,按快門時就棄腳架考手定,不合格的可以軍法待候!開閃燈的話,可見得失真,報廢。

光線就是如此

人類總是賣弄小聰明的,暗開大光圈,扭高個iso值,捕捉這般情景倒要小心,小聰明的破壞力很強,大光圈在這張有層次的畫面,後面因景深而走焦,視覺效果可以令少見景深的手機攝影用家眼前一亮,事實是大光圈浪費後景,現代相機據聞高iso值離訊無限進步,可以的話稍高iso值加腳架,以這d200而言,50mm iso400 f/4 1/15秒快門沒有腳架,收貨。
閃光燈不是沒有作用,影近景或特寫就大派用場。



接下來是餘下作品






作者︰SmallCan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