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碼影像製作當中,有部份人非常專注於使用 3D 軟件去創作「相片像真影像 (photoreal images)」,即是肉眼看起來和拍照幾乎一樣的影像,感覺需要使用相當高階的軟件才能做到。但近日一位數碼影像製作者 Blitter 就靠完全免費的 Blender 3D 軟件嘗試這種影像創作,第一眼觀看那些作品,就像在社交媒體常見的少女自拍一樣,像真度幾乎騙過所有人。外國網站 80.lv 更特別找他做了一次,Blitter 亦透露了他的創作心得。

當今電影特效製作盛行,製作仿真的數碼影像及特效可能已沒有甚麼驚喜,甚至覺得沒甚麼難度。不過要注意一點,電影影像是會活動的,觀看時無法集中了解畫面細節。倒過來模仿硬照的話,定睛觀看就有時間分辨影像的真偽,所以會是另一種難度。

Blitter有超過15年使用 3D 軟件的經驗,技巧純熟,使用的軟件也不限於免費的 Blender,還有 Maya3D Studio MaxCinema 4D 等軟件,以及專門提供現成人像及物件模型的 Daz 3D。他在訪問中不是逐個步驟教你如何用3D軟件製作一張「假相片」,而是觀察事物的經驗及過程分享,相當具啟發性。以下是他的體會節錄:

質感
為相中主角 Daz 的皮膚加上細節相當花時間,例如塗上材質給 bump maps 使用 (模仿凹凸感)、不同的反光度、小疤痕、色斑、墨點,令皮膚看上來像個真人,是製作真實感的最關鍵因素。

佈局
另一個關鍵是要具備一些凌亂、變化、不完美。例如一些家俱陳設的角度,不要用完整 90 或 180 度調整之類,而是 93.32 或 175.4 度之類。物件可增加凌亂感,例如電線、襪子、樽、洗衣籃等,令環境看起來有點密集,更像日常環境。

色彩
在主角身上加色,例如在頭、胸、手腳等地方加上淺薄的藍綠色塊,又或加上晒太陽的痕跡及局部增加色彩飽和度。

反光
調節著色器 (Shader),微量加點光滑及反光感在皮膚上 (扮油光?),但切記不能過火,否則就會脫離現實。

視角與構圖
自拍或業餘的構圖,例如使用低角度拍攝,並在前景會製造出景深差別的物件,也會顯得像用相機拍攝。

焦點
製造不同的焦點,例如主角是其一,一些空間如背景的床,以及裁去背景一些物件。這些沒有規則可循,純粹個人感覺去判斷加一點或少一點會否看起來自然。

燈光
用單點燈或大面積燈,調整至配合相機角度,就像光源來自相機一樣,特別是模仿自拍,會出現面部沒有明顯陰影的效果。看起來很業餘,但會增加真實感。這也產生另一種問題,由於光源角度與相機一致,很多時場景內的物件會沒有了影子,也是有經驗人士會看出的破綻。

降低畫質
將渲染後的相片放進 Photoshop 去儲存一個質素較低的 JPEG,也會給人是相片的錯覺。有時亦可以用選擇顏色的方法,例如調節黑色調至帶點偏藍,也可以令人以為是相機拍攝。

Blitter 為製作這個系列,渲染了大約一千張相片,解像度 1800 x 1200 左右,每張渲染時間在 10 分鐘內 (每日24小時計,相當於 417 日)。然而最花時間的地方,其實是角色創作,單在設計一個滿意的形像已經花了幾個星期。

從以上的製作技巧可見,做一張完美的像真相片影像,就是要添加很多「瑕疵」在場景中,與軟件是否高級沒有直接關係。這是一個考驗觀察力的挑戰,以及代入別人觀點的逆向思維訓練。

這個創作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讓我們重新思考何謂「完美」與「真實」。如果將我們用以機器學習 (machine learning) 去訓練 A.I. 「真實」的話,有朝一日可能單憑幾個關鍵字,就可以製造出像日常生活一樣的場景。目前 A.I. 已經可以隨機製造一個現實不存在的人臉,那麼現實不存在的場景也不是沒可能的,其實已經有製造不存在的自然風景 A.I. 引擎。作為人類,日後去辨別影像真假將會難上加難。

有關 Blitter 的作品,可以到其賬戶 blenderartists.org/u/blitter 瀏覽

延伸閱讀

The Old New World︰把圖庫黑白舊照片變成奇異的 3D 動畫

NVIDIA 最新 AI 技術可將「小畫家水平」塗鴉實時轉化為超逼真風景照片

美國 NVIDIA 展示最新 AI 技術,可產生零瑕疵超逼真人像照

來源:80.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