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世界新聞攝影 (World Press Photo) 於 4 月 7 日公佈賽果。今屆得主由加拿大攝影師 Amber Bracken 的《坎盧普斯寄宿學校 (Kamloops Residential School) 》獲得年度新聞圖片獎。今年新賽制設為 4 個類別,並分6 個賽區評審,以希望更多故事能公諸於世。

據 WPP 所述,有感舊賽制令不少出色故事無法引人注視,故將賽事以地區 (regions)及每區四個類別劃分,令參賽作品的地區代表性及多元性更為豐富。新類別分為單張新聞圖片 (single)、故事 (story)、長期跟進專題 (long term project) 及開放格式 (open format)。而每個類別亦同時設有該類的世界級大獎 (global winner),總共24個地區獎項,另加每類4個年度大獎。而過去以焦點新聞、環境、運動、自然、人物及當代問題劃分類別均被取消。

以下為今年各類別得獎者,並以獲世界級大獎得主排於首位,名單如下:

獨照類別

北美與中美洲賽區得獎者 兼 年度新聞圖片獎
坎盧普斯寄宿學校 (Kamloops Residential School)
攝影師:Amber Bracken (New York Times)

得獎作品背景為調查加拿大於19 世紀晚期至 1996 年對原住民進行同化的悲劇故事。加拿大政府當年強迫兩個主要印第安部族 7 -15歲的子女接受同化改造,包括接受歐式教育、信奉天主教、不許學習本族語言及文化等。接受同化的子女需要住入寄宿學校,於惡劣環境下生活及疏於照顧,為數15萬名註冊入學被改造的印第安兒童,估計有數千人一去不返。

其後事件由「加拿大政府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負責調查,並於 2015 年發表報告,認為當年政策近乎「種族文化滅絕」。至 2021 年,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於坎盧普斯的寄宿學校,發現一個埋葬大約 215 名孩童的無名墓穴,印證當年原住民兒童被迫害的證據,加拿大政府為此向當地原住民再次道歉及承諾施以援助。相中掛上紅裙的十字架,乃為紀念於該校發現的 215 位無名受害兒童。(相關故事背景可參閱 BBC 另一篇報導)

亞洲區得獎者
巴靳斯坦於加沙地區的兒童 (Palestinian Children in Gaza)
攝影師:Fatima Shbair (Getty Images)

一班巴靳斯坦兒童於以巴雙方交戰11日後停火之際,於加沙的貝特拉希亞舉行抗議活動後帶著蠟燭聚在一起。

非洲區得獎者
蘇丹抗爭 (Sudan Protests)
攝影師:Faiz Abubakr Mohamed

蘇丹喀土穆發生民眾反對軍政府統治示威,軍警開槍後有參與者投擲汽油彈反擊。

歐洲區得獎者
埃維亞島山林大火 (Evia Island Wildfire)
攝影師:Konstantinos Tsakalidis (Bloomberg News)

Panayiota Kritsiopi (相中女士) 在她被焚燒的房子外嚎哭,地點在希臘埃維亞島上,一個名為 Gouves 的村莊。

南亞及大洋洲區得獎者
彈弓丫叉 (Slingshots)
攝影師:佚名  (New York Times)

緬甸仰光的抗爭者使用彈弓叉丫或其他自製武器與軍警對抗

南美洲區得獎者
聖伊西德羅驅逐居民 (San Isidro Settlement Eviction)
攝影師:Vladimir Encina

位於哥倫比亞的聖伊西德羅,當地居民因為鐵路徵地問題被逐,相片男子被捕時其妻子意圖阻止。

南亞及大洋洲區得獎者 兼 年度圖片故事大獎
以火教森林 (Saving Forests with Fire)
攝影師:Matthew Abbott  (國家地理雜誌報導)

2021 年,全球有多個地區發生過山林大火,而澳洲的土著憑其傳統經驗,懂得於山火最旺的季節前先行燒走部份樹木,做成防火帶,以防止山火發生時不斷蔓延。(全輯10 張相片)

亞洲區得獎者
喀布爾戲院 (The Cinema of Kabul)
攝影師:Bram Janssen (美聯社)

阿富汗自從塔利班再度執政後,將當地的戲院關閉,記者到當地探訪前工作者及了解戲院的狀況。(全輯10 張相片)

非洲區得獎者
Afraid to go to School (害怕上學)
攝影師:Sodiq Adelakun Adekola (法新社)

Aminah Labaran (化名) 為兩名被綁架的女兒哭泣。事發於尼日利亞西北部贊法拉州,當日有多達 279 名女孩,於半夜被武裝份子從政府營辦的中學宿舍中擄走。女孩會成為武裝組織 (例如博科聖地)或回教組織的勒索工具。(全輯10 張相片)

歐洲區得獎者
當凍土燃燒 (As Frozen Land Burns )
攝影師:Nanna Heitmann (馬格蘭通訊社)

俄羅斯西伯利亞的薩哈中部於 2021 年發生一次山林大火,總面積達 1,708 萬公頃,比同年於希臘、土耳其、意大利、美國及加拿大的山火面積更大。該大火將當地的永久凍土融解,釋出更多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令全球暖化的問題加劇。(全輯10 張相片)

美洲及中美洲區得獎者
養活美國的人 (The People Who Feed the United States)
攝影師:Ismail Ferdous (Agence VU’)

美國境內有大量移民工人在當地從事低下層工作,例如凍肉包裝。但自從 COVID-19 疫情爆發後,不少染疫工人需要離開崗位,甚至需要轉職去照顧因為後遺症未能工作的親人。攝影師同為移民之一,走訪多位受影響的弱勢移民工人。(全輯共10張相片)

南美洲區得獎者
承諾 (The Promise)
攝影師:Irina Werning (Pulitzer Center)

2020 年 8 月,生活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 12 歲女孩 Antonella 也是受疫情影響的一份子。她許下承諾,只要一天因疫情無法進行正常社交生活,她也絕不會剪掉自己的長髮。攝影師紀錄了這女孩的日常,直至 2021年11月20日,即260天無法上堂的日子終於完結,Antonella 亦履行承諾剪掉長髮。(全輯共10張相片)

南美區得獎者 兼 年度長期跟進專題大獎
亞馬遜人的敵托邦 (Amazonian Dystopia)
攝影師:Lalo de Almeida (Folha de São Paulo/Panos Pictures)

巴西亞馬遜河流域仍有原住民於當地生活,並設立多個保護區以保育他們的生活文化及天然資源。然而這些地域已成為大豆及牧牛養殖業的目標,許多人無視法制不斷侵佔保育區土地,甚至連有政府支持的水力發電基建亦有份破壞,令原住民以及當地珍稀物種能否持續發展日趨悲觀。(全輯專題共 30 張相片)

亞洲區得獎者
邊界:人與虎之衝突 (Boundaries: Human-Tiger Conflict)
攝影師:Senthil Kumaran

印度估計全國仍有多達 3,000 隻老虎存活,境內更設有 500 多個老虎保護區。然而印度部份以務農或畜牧為生的老虎與人彼鄰相近,時有老虎入侵而蒙受損失。為平衡保育與農民生計,印度政府聘請看守員負責夜間警報及於 2018 年在部份地區築起圍網,以防止老虎進入人類居住範圍,令老虎進入民居的次數下降 80%。(全輯專題共 30 張相片)

非洲區得獎者
瘤牛之戰 (The Zebu War)
攝影師:Rijasolo  (Riva Press)

非洲馬達加斯加人主要以牧養瘤牛為生,亦是衡量財富的像徵。然而當地經濟疲憊及多年天災失收,令當地陷入失業及糧食危機,偷牛賊亦乘時而起,更出現武裝盜牛集團,為掠奪牛隻而謀財害名。政府雖然嘗試介入但因為貪污嚴重而縱容牛賊橫行。養牛人甚至要僱用保鏢對抗盜牛集團。問題自1970 年而起,至今仍未解決。(全輯專題共 29 張相片)

歐洲區得獎者
烏克蘭危機 (Ukraine Crisis)
攝影師:Guillaume Herbaut (Agence VU’)

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乃「冰鋒三尺,非一日之寒」。由 2013 年的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推翻亞努科維奇後,往後的親俄分離主義最終演變成俄羅斯入侵的缺口。攝影師此輯作品包含自2013年至2021年間在烏克蘭局勢的演變狀況,正好為當下烏俄局勢提供了歷史參考資料。(全輯共 29張相片)

美洲及中美洲區得獎者
政治巨變之年 (Political Year Zero)
攝影師:Louie Palu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卸任前最後一年可謂充滿政治動盪,中間發生 COVID-19 疫情、「黑人的命也是命」、特朗普支持者闖入白宮、疑似選舉舞弊等,令全美國喘不過氣。攝影師由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不足一年時間的重要時刻紀錄,編成本專題。(全輯共 30 張相片)

南亞及太洋洲區得獎者
霧霾 (Haze)
攝影師:Abriansyah Liberto

印尼每年均會發生山林大火,而近年更有惡化趨勢。其中 2015 年有多達 26,000 平方公里森林被焚燒,同時亦影響鄰近國家如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據哈佛大學研究估計,有多達 10 萬當地人的死亡與 2015 年大火的霧霾有關;而 2019 年的大火,UNICEF 認為數以千萬計當地兒童生命因為空氣污染而受到威脅。自 1990 年起,印尼已失去約 1/4 的原始森林,主要因為種植棕櫚樹而消失,但同時亦增加大火蔓延的機會。失去原始森林令二氧化碳增加,導致溫度提升,進一步加大火災風險,形成惡性循環。攝影師希望世人關注此問題的嚴重性。(全輯共 27張相片)

南美洲區得獎者 兼 年度開放格式大獎
血是一顆種子 (Blood is a Seed)
攝影師:Isadora Romero

內容關於哥倫比亞農民面對農業現代化面對所帶來的代價。在追求產量下,產量低物種不斷被高產物種取代,令農作物多樣性不斷下降。以當地的薯仔為例,只餘下兩個常見品種。作者訪問了於 1981 年開始務農的父親,講述其如何逃避暴力政權的經歷及期間農業演化的過程。攝影師以數碼影像及過期35mm 菲林交替使用的手法製作短片,像徵上一代人為未來傳承古老知識。(片長 6 分 55 秒)

亞洲區得獎者
藍色關係 (Blue Affair)
攝影師:Kosuke Okahara

短片創作者並無任何故事或概定腳本,只是集中在日本沖繩小座市內,以三年時間反覆來回當地拍照,與當地人接觸,將影像拍攝成夢境一樣。作者旨在探索記憶如何沉浸於夢境之中,窺探夢境與真實生活的關係。(片長 12 分 47 秒)

非洲區得獎者
等待命途多舛的陌生人 (The Longing of the Stranger Whose Path Has Been Broken)
攝影師:Rehab Eldalil

全輯29張圖片,講述於埃及西奈半島南部的貝都恩人生活現況。貝都恩人原為當地原住民,因為 1967 至 1982 年西奈半島被以色列佔據期間,被指與以色列人合作對抗埃及的反擊行動而被視為同謀,從此一直在埃及飽受歧視,無法參與軍警或政府公務等工作,亦無法從當地的旅遊業中得益。
貝都恩人的女性本身亦因為宗教理由不得向丈夫以外的人露臉,這情況直至 1990 年代終結,但習俗仍然經常被斷章取義,還有她們的相片未經批準被使用的情況時有發生。為了抗衡這種長久的刻板形像,作者請來族中女性在她們的相片上刺繡,同時請來男性為相片寫詩,以表達他們掌控自我身份的話語權。

歐洲區得獎者
韋萊斯之書 (The Book of Veles )
攝影師:Jonas Bendiksen

全輯 30 張相片的影集,以歐洲小國馬其頓的韋萊斯為背景。事緣於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在調查特朗普有否搬弄媒體影響力方面,發現韋萊斯有數以百計網站專門針對選情發佈假消息,及在社交媒體帶風向,有可能是間接導致特朗普競選得勢的原因。作者在創作這個專題時亦故意採用了不真實的手法,包括使用 A.I. 撰寫虛構內容,同時以 3D 模型模擬真人放於相片之中,製作一個現實不存的韋萊斯世界,以說明世上的假新聞如何被製造、流傳及被人相信。

美洲及中美洲區得獎者
時間之花‧格雷羅的紅山 (The Flower of Time. Guerrero’s Red Mountain)
攝影師:Yael Martínez (Magnum Photos)

故事描述墨西哥格雷羅罌粟農民面對的兩難局面。格雷羅為墨西哥其中一個貧困之地,現為全球第三大出產鴉片的地區,其餘為阿富汗及緬甸。當地小戶農民自 1990 年代因經不起新自由經濟浪潮影響,無法抵禦外國輸入農作物的競爭,惟有放棄本業改種罌粟。這除了令他們失去傳統生活外,同時又成為毒犯壓榨的對像,以及被掃毒官員視為同謀,兩面不是人。然而當地政府亦無提供可行對策為他們脫困。作者將相片刻意刺上小孔,並以紅色突出事件當中存在的血與暴力。(全輯 20 張相片)

南亞及大洋洲區得獎者
記憶的意志 (The Will to Remember)
攝影師:Charinthorn Rachurutchata

全輯 20 張相片將泰國兩代的民主抗爭事件互相交織 ─ 1976年10月6日泰國發生屠殺曼谷法政大學學生事件,至近代 2020 年至今的泰國民主運動。三十多年來,泰國學生因為反對前泰國總理他儂·吉滴卡宗執,被泰國警察及偏右翼軍人開槍射殺;對比今天泰國學生要求軍政府交出權力,以及要求改革泰國君主制度等,與當年面對的處境一脈相承。作者參考日本的金繼手法,將撕開的相片重新接合,寓意從創傷中期盼更好的未來。

除此4個大獎及24個地區獎項外,每區均有一個榮譽嘉許獎,可以前往 WPP 網站的分區地圖瀏覽

來源:World Press Photo

延伸閱讀:

第 64 屆世界新聞攝影獎 (WPP 2021) 得獎作品賞

第 62 屆世界新聞攝影獎(WPP 2019)得獎作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