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如果說做人要有良好的品格,攝影愛好者也應該有「攝品」。去年一篇名為《她在山坡上哭了—-拿相机的人,请你自重!》的文章在多個攝影網站討論區引起熱烈討論,故事講述一名到西藏旅行的攝友,發現愈來愈多拿單反的「攝友」侵犯了當地人的生活,將當地的藏民當成「死物」來拍攝,完全無視當地人對鏡頭的厭惡。昨天我們blog的讀者Maggie Lai在facebook頁上貼出了旅遊論壇背包客棧一篇名為《旅人們,為什麼用鏡頭代替了你們的眼睛?》的文章,文章是來自台灣的Elsa親述她在寮國旅遊時的所見所聞,描述了一些缺德攝影發燒友的劣行以及她的體會。我們在聯絡Elsa後經她批准得意在此轉載,現在送上文章:

********************

一時有感。

我承認,對於拍照是有可能著了魔的。

剛開始也許只是為了延續只屬於短暫的美麗,也只是為了跟至親好友共享記憶,所以我們拍照。
慢慢的開始追求工具的進步,就好像回憶能夠因為像素的增加而等比例留存。
開始為了更精準的拍攝技巧而自滿,相機離不開手裡。
接著,為了追求更完美的拍攝角度,攝影者對風景越加欺近,臉色近乎貪婪。

在西藏,我看到有人一個箭步衝到喇嘛跟前,對著老喇嘛的臉上猛按快門。
在印度,有人拿起恆河上祈福用的水燈,為求拍照好看。
在越南,有人對著星期日教堂裡面誠心祈禱的少女,按下了閃光燈。

旅行的時候如果只關心觀景窗看出去的那一小角,又怎麼能夠感受到世界脈動的溫度?

在寮國,小孩子天真爛漫的要求照相,並伸出手嚷著要Kip。(寮國貨幣)
在西藏,川藏公路上多的是攔車下來想要文具糖果的藏族小朋友。
柬埔寨,小朋友唯一會發聲的中文字就是”鉛筆”還有”糖果”。

旅行的時候,與當地互動的關係怎麼會是建立在利益交換上面?
旅人們所做的一切,自以為只是一時圖的便利,卻大大改變了當地的人文風景。
沒有觀光客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勸誘擺弄,又怎麼會讓純樸的孩子們,
見面對你的第一句招呼,就只是想進行買賣?

我喜歡拍照,特別喜歡拍人。

但我臉皮也很薄,在對方可能會感受到不舒服的範圍內,有時我羞於開口詢問對方能不能拍照,就這樣錯過。
不過只要是開了口,從來沒有人拒絕。
我更喜歡逗面對鏡頭的小朋友笑開,讓他們有機會知道自己的笑容有多美。

親愛的旅人們,在獲取照片之前,用一個合乎禮儀的方式對待對方,有這麼難嗎?
陌生人呈現在影像裡面還是陌生人,但是有過交流之後,知道對方的故事,就再也不是陌生人了。

上面講到的例子,其實都是我旅途中的朋友所做的,他們都是背包客。
我的朋友們都是好人,但都有些疏忽。

我總是小心警惕自己,是要駕馭鏡頭,而不是讓鏡頭駕馭了自己的旅行。

P.S 這個小女孩兒是澳洲跟台灣人混血喔。是我對寮國首都唯一甜美的印象。

部落格原文:http://elsalin1227.pixnet.net/blog/post/27850408

********************

其實不單只是旅行時遇上的少數民族要懂得尊重,記得筆者在初學攝影時常常和朋友到一些舊屋村拍照,當時看到一些獨居的長者,一見到他們年邁、孤獨的背影就覺得「很有味道」,結果不加思索就舉機拍照了。這時間同行的朋友立即阻止說:「如果你也活到這個年紀,你也想自己這副淒慘的外貌被人當藝術品拍下來鑑賞嗎?」我聽到之後臉紅耳赤,之後就站在一旁目送這位長者一跛一跛地離開。自此以後每每看到乞丐、傷殘人士等的弱勢社群時,都會警剔自己對他們保持尊重,不要未經許可就舉機拍攝。

說回正題,如果對Elsa文章有感想,可直接到Elsa的博客留言,內有不少作者的遊歷故事及精彩攝影作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