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Exposure Guide)
exposure-triangle

攝影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曝光三角」,即是透過控制光圈、快門與 ISO 感光度來調節曝光,並進而改變景深、動態模糊與雜訊的程度。一些新手在了解基礎技巧後,都會盡可能減低 ISO 來拍攝,因為雜訊看起來是那麼可怕,破壞了影像的畫質,感覺總是少推為妙。但是,在特定的主題或環境下,我們還是應該使用高 ISO 來拍攝,不需要害怕,最重要是拍到想要的東西!來自 John Davenport 的分享,以下三個推高 ISO 的基本用途,值得我們參考︰

(一) 凝固高速動作

high_iso02

要凝固到高速的動作,手段就是「高速快門」(或可用閃光燈,但那是另一個故事),然而有些動作是極為快速,例如上圖兩隻都是蜂鳥 (每秒可拍翅膀達 80 次),左邊是以 1/1000 秒快門拍攝,但依然看到翅膀的動態模糊,而右邊則用上 1/8000 秒超高速快門來拍攝,才可以凝固到動作。但在如此高速快門下,即使是陽光充沛而光圈也有 f/2.8,仍必須推高 ISO 至 1000 才足以達到適當曝光。假如你所用的鏡頭光圈更小的話,那麼 ISO 就必須要更高,才足以維持高速快門了。

相同道理,如果在低光環境拍攝 (例如晚上的街道),而你又需要凝固動作的話,推高 ISO 正是合理的選擇。

 

(二) 拍攝星空

Starry sky

即使你用了腳架,由於地球會轉動的,所以你必須提高 ISO,以增加快門速度,避免拍攝星空時,變成拍攝星流跡 (除非你根本就是想拍星軌)。一般來說,ISO 800 – 1000 左右,配以廣角大光圈鏡頭,就足以拍攝到星空的了。上圖是以 Canon 600D 拍攝,曝光 20秒、f/2.8、ISO 1600,焦距 21mm。

 

(三) 手持長焦遠攝

high_iso03

有些時候,你需要手持長焦鏡頭來拍攝,但是一來它們通常較重,二來長焦鏡頭通常光圈較小 (尤其是可變長焦),三來焦距越長,「安全快門」的速度要求就越高,例如以 400mm 拍攝,則最少要 1/400 秒快門速度,拍攝出來的照片才不會明顯震動 (但也視乎情況,如風勢及個人技術),因此根據光線、光圈大小等情況,而應該推高 ISO,以避免拍出來的照片太震。上圖以 400mm 拍攝,快門速度為 1/160 秒,f/9、ISO 1250。據指是手持拍攝的。

 

總括而言,較低 ISO 確實有助較佳畫質,但是畫質僅僅是一張照片的一個元素,因時制宜才是攝影的重要技術,而且現今相機的雜訊控制能力越來越出色,加上後製軟件的輔助,用家亦不應過份害怕使用較高 ISO 如 800、1000 甚至更高。

 

via Digital Photography School

(image credit: Darren JohnsonjeffreywLeonardo AngeliniPerry McKe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