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專訪]「黑色信念」背後的攝影師沈嘉豪
香港近年有個大型攝影計劃,每星期,你都能夠在全城各處看到這些攝影作品。這些作品每期印數十多萬份,主題你我熟悉,而你只需付出一元,就能將它們輕易擁有,沒猜到是什麼?小編說的,就是每星期在七十一出售、每張售價1元港幣的《黑紙》。這份「雜誌」只有薄薄一張,每周封面上那位看上去有點朦朦朧朧的名人,加上兩隻印在他們臉上的大字,已是每期的象徵,亦讓人好奇到底它「什麼胡蘆賣什麼藥」。Photoblog今天就找來了每期為黑紙拍攝封面的攝影師沈嘉豪,為大家說說拍攝這些名人照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在攝影路上的心路歷程。
文:Alex 相片:Deric 影片:Kenneth
攝影師簡介
沈嘉豪(波針)香港人。工作於香港、上海及北京,從事藝術行政及攝影藝術多年。曾任香港牛棚藝術村管理委員會副主席(2003年)、香港錄影太奇懂事會副主席(2003-5年),現任香港攝影文化協會秘書,香港攝影節發起人。他於1987年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取得平面設計(多媒體)學士學位。多幅大型攝影作品被香港文化博物館收藏。
訪問地點:Bobby火炭工作室
大底情意結
Alex:謝謝Bobby接受訪問!多年前聽過你在JCCAC的針孔教班學十分深刻!眼前全部都是價值連城的銅鏡,還有一部巨型大底相機,你都是用這些器材來為《黑紙》拍攝?
Bobby:《黑紙》的拍攝主要都是在黑紙位於灣仔的辦公室進行,放在這裡的都是我平常的工作用相機。
Alex:為什麼使用大底相機拍攝而不用時下的數碼單反來拍攝?
Bobby:拍攝大相的原則只有一個,就是捨易取難。只要你花得起錢,買一套數碼相機,拍出來的相片已有一定質素,普羅大眾拍出來的東西都是差不多。我想找第二條路走,用一些比較難操作的攝影器材拍攝,是另一種方法。
Bobby:你看到我這些鏡頭其實都是上百年歷史的銅鏡。那個年代仍未有今天的技術,鏡頭有象差,成象變型的修正仍未做得好,存在著不少問題。但如果以現代角度看,這些問題其實也是創意的一部份。你可以利用了一些錯誤和缺點,轉化為一些創意的完素。這些鏡頭無辦法配到數碼相機上,你一定要用大片幅相機去配合使用。希望使用回這些古老鏡頭拍攝,亦是我用大片幅相機拍攝的原因之一。
Alex:要收集這些銅鏡很不容易吧?每次看上去都差不多,有沒有什麼分別?
Bobby:鏡頭全都是在ebay上買回來,買之前最重要是查一查這些鏡頭的歷史,否則你要到ebay上買什麼也毫無頭緒。鏡頭主要分為兩大類,一般是細枝拍攝環境,大枝拍攝人像。例如是拍攝環境相片,相片要求整個畫面很「Flat」,四個角位都要清晰。但問題是這類鏡頭光圈細,像是這支小小的,最大光圈只有f/18,曝光時間會長,對焦時也要花更多技巧。如果你相片的曝光時間大長,相中人會郁動模糊,所以就需要4光圈的大鏡頭拍攝,再加上使用100度400度菲林拍攝就可以了。拍攝人像我有時會在影樓拍,有時也會在外面拍,相紙在網上訂購。拍攝彩色相片的價錢昂貴,一般我都是拍攝黑白。拍攝黑紙這部相機就4吋乘5吋大,彩色最大可以拍攝到8吋x 10吋。
捨易取難
Alex:比數碼複雜得多了,要移動也很困難吧!
Bobby:哈哈,雖然是複雜,但習慣了就可以了。也是那一句,捨易取難,萬事起頭難。我是透過這樣,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做事方式。例如在拍攝前,我已經要算好拍攝時運送器材的路徑、(整套器材重近80磅)、計算好地鐵站的出入口有沒有樓梯、低地台巴士的班次時間等等。
Alex:那拍攝黑紙是哪部呢?是否都用黑白菲林拍攝?
拍攝黑紙的那部相機4吋乘5吋大,彩色最大可以拍攝到8吋x 10吋。:其實黑紙我是用彩色菲林拍攝,但在印刷時他們使用黑白。使用彩色拍攝是為方便將來,再過幾年,如果黑紙想做一個展覽,他們就可以選擇印刷彩色相片了。今時今日做事不能太單一,很多時候你要計劃好未來的不同用途,例如黑紙一年之後都計劃出書了。
Alex:你本身是如何認識《黑紙》呢?
Bobby:前年為攝影節宣傳,上商台少爺占節目宣傳,陳強見到我的相片後好奇,經少爺占介紹之後我們就一拍即合。去年我已開始拍黑紙拍攝,當時一個月出一期,一次拍攝一張。拍攝一年之後。他們覺得效果不錯,之後就成轉一星期出一張。拍攝並非每星期進行。有一次為他們做宣傳海報,就一連拍攝了10多20位名人藝人,你在地鐵站你應該也見過吧。有些名人則拍攝了兩次,例如是杜汶澤,因為有贊助商指名要求。
Alex:怎樣評價《黑紙》的設計呢?
Bobby:其實最大膽是他們將兩隻字硬生生「KEY」在藝人臉上。以傳統的圖象設計來說是十分大膽的設計。通常你見雜誌封面,很少你會見到將字「踏」在別人臉面上。這種大膽嘗試亦改變了圖象溝通的方法,改變了人的一些習慣。很多東西,你看慣了就會無效,在對方臉上加字就Eyecatching得多。
Alex:拍攝這麼多名人,有沒有哪位你印象最深刻的?
Bobby:最深刻應該是黃之鋒!他年紀最細最輕,但有趣的地方是他也是最「老積」,佢接受訪問時預計大家會問他學民思潮、國民教育之類的東西。但我們覺得這些話題他在其他媒體談得太多,就問他有沒有拍拖呀?他就突然變得好怕醜說:「唔講呢D得唔得丫(害羞)」。他很想說一些他熟悉的東西,但我們又覺得「冇癮」,那不如又談談你的家庭?在學校有被女生追嘛……?原來話題一轉,他就不會很打開心跟你談,有不少東西都會有所保留。談到某些話題,他不會再說下去,他很懂保護身邊的人,有「老積」的地方,亦有天真的一面。
另一位應該是長毛,長毛是在2010年拍攝的,長毛很友善,不要以為很多東西都不可以跟他談,其實很多東西都可以和他談,他本身十分是Open Mind的人。
黑色信念
Alex:兩位都是政治人物呢,那藝人呢?
Bobby:最深印象的藝人應該是葉德嫺吧。訪問很不錯,想不到原來她很推崇安樂死,她希望在往後人生推動這個議題,因為她覺得,不少長者晚年悲慘,安樂死對他們來說未嘗不是好事。一個藝人可以對這些東西有如此深感受,好像可以看到常人難見到的另一面。另一位是杜汶澤吧,他就大師前大師後稱呼,感覺上是很謙虛的人。
Alex:其實《黑紙》每次的主題是怎樣定的呢?
Bobby:每次的主題在《黑紙》聯絡藝人時已經定好。例如今年是Sell「黑色信念」。所謂黑色信念,即是要藝人想一下自己有何缺點,如果這些缺點你處理得好,其實可以是很正面的事。但對於這些藝人來說,他們一開始不太反應得過來。因為傳統上他們不會張揚自己的缺點,要談自己缺點,他們不太習慣。所以你要向他們解釋,其實缺點可以是很正面。例如談到懶惰,你要一藝人在公眾面前承認自己懶惰,一開始他們會抗拒。
很多時候在做訪問,就是一邊和他們交談,一邊將這個黑色信念進行「微調」:因為懶惰,所以要警剔自己,很多東西都要預先準備。其實,當你肯承認、接受自己缺點的時候,你就會學懂如何去解決和改善這些缺點。
Alex:說到這裡我很好奇想問,你會否針對這些「黑色信念」來拍攝相關相片?或者要他們擺出有關表情?例如「憤怒」就要一個「憤怒」的樣子配合?
Bobby:其實拍攝過程是在對話中進行,「我好像很衝動呢,好吧不如就『衝動』」這時候,我會先拍攝一張正常、標準表情的相片,然後再拍多三四張,如果已經決定了「黑色信念」,例如是「憤怒」,就拍攝一張「憤怒」的樣子。
最重要是攝影師
Alex:和藝人拍攝有沒有什麼技巧?
Bobby:其實拍攝人像,最重要的不是被攝者,而是攝影師自己。很多時候藝人緊張都是因為攝影師。我本身也很怕比人拍攝時有諸多要求,要你笑呀,又要你做很多不同動作,「過點好嗎」、「側點好嗎」——你整個人就會變得很僵硬,覺得自己好像很低能一樣(笑)。我自己就不是這樣,令對方覺得自己做得對是很重要的。拍攝人像是一個溝通過程,你不是只是拍攝一張嘛,你要能夠給對方信心,千萬不要讓對方覺得自已「怎樣做也做不對」,「笑啦、笑啦、自然點啦」「即是怎樣呀?怎樣自然點?」有些人做來做去都不是攝影師心水,感覺很沮喪的。
其次就是,拍人像不要慳菲林,應該一邊拍攝稱讚「嘩拍得好!」「好正」「再黎一個Pose」,最重要是拍得多,之後再選擇。人像拍得好的攝影師,一般會拍攝很多張,讓被攝者去盡情表現,總之是一路鼓勵,對方就會放鬆,好多表情就會自然流露。
Alex:那拍攝藝人呢?這些藝人又有沒有什麼共通點?
Bobby:共通點就是:大家都不想有皺紋!(大笑)男男女女都會化好妝才來,或者有化妝師跟呀,那你就好明顯知道,他們想拍出來的相片滑點、後生點、瘦點,這些對美學的要求都很共通。長毛和黃之鋒沒有這樣,但大部份都藝人就會執得好乾淨。
攝影是「講大話」
Alex:你本身又會不會介意叫對方不用執喇,自然點就可以?
Bobby:那又不會,攝影師最重要的素質是尊重對方。對方化妝可以,不化妝也可以,最重要「他」自己覺得可以,不要沒有化妝來到,就要求我拍到他好像化了妝一樣,這樣就不行了(大笑)。有些人真的是覺得攝影師是萬能,用「Photoshop執就得喇」,不化妝又要求對方執到靚為止。
Alex:那你又是否反對用PS呢?
Bobby:不會,Photoshop是輔助,今時今日為什麼不用電腦呢?拍攝菲林可以很有原則,但不能太過份。135格式我覺得是應該拍攝數碼的,因為數碼已經超越菲林,但拍攝如此大片幅,沒有方法拍數碼呀。那就唯有用菲林,用菲林的原因並非單純因為「質素」大點好一點。我拍攝傳統菲林的程序,去到沖哂一張菲林出來就完成了。有些人會說「不行」,我還要到黑房拍一張銀鹽相,但直接用掃瞄器SCAN就算了。好像牆上這張都是掃瞄的,今時今日,這個技術已經好像銀鹽相,但有不少人都錯以是傳統放大機放的,所以不用對「一條龍」太執著。
Alex:說起來牆上這幅相和黑紙上的都是只有雙眼是最清晰的……?
Bobby:拍攝人像其實容易,和人溝通,最重要就是一對眼,你拍攝出來的眼晴夠Sharp就可以了。你看相片時,有沒有留意自己第一眼望,會望對方的眼睛?眼晴是一定不可以,眼晴一失焦感覺就會好古怪。
Alex:哈哈,但其他部份朦朧的感覺就和藝人要在黑紙中揭露自己的內心黑暗面背道而馳了,朦朧的感覺有什麼作用?
Bobby:最重要就是減少對方皺紋(哈)。攝影,在某些情況下不能太老實,有時要當作是「講大話」。這其實是尊重對方想法,不要將對方地缺點放大。有時做人不能太堅持,什麼東西都要誠實,什麼東西都要呈現出來,這樣令自己想不開。攝影最重要是尊重。
後記:Bobby的黑色信念——怕醜
看到Bobby的作品,不少人都認為他是已從事人像拍攝多年的攝影大師了?但原來對他來說,攝影是種讓他克服害羞的修行:「影相我怕同人接觸,我醜接觸對方要人地影相果個過程,『比我影張相呀』『吓唔好喇』。所以以為好多時候,我都只係影死物,好像是風景呀、環境相片之。但又覺得,自己其實是在逃避,彷彿是個心結。結果有一次從ebay上買來一台大底機,我就捉住老婆,她一見到大底機的外型就覺得好得意,要我幫她拍張相。」
Bobby發覺,這些相機,再加上一枝銅鏡,原來可以變成他和其他人溝通的工具。只要在係公眾地方SET好相機,其他人就會主動走過來。「他們會覺得你手上的是古董,『影得架?幾得意喎』『影到架,幫你影張?』打蛇隨棍上,我不用再求人,原來呢部相機,除了影相,亦是人與人之間的一座溝通橋樑。相片放上facebook後,有其他朋友見到又想拍攝。結果不認識的朋友也走來問,甚至幫人拍結婚相了。」
Bobby的結婚相商業味也不太濃:「我很強調,要去一個對對方有意義的地方拍照。例如有一次有一個父母是賣菜的來找我拍,新人穿禮服,新娘手上沒有拿拎花,反而拿了一束西蘭花。這個處理手法特別為他們而設,意義也只屬於他們。另一對情侶則對環境保護有興趣,我們就去了南生圍拍攝了當時被燒焦的草地。」如攝影師和被攝者不是Open Mind的人,相信也難以成事:「如果你覺得又要同阿爸阿媽交待,想好標準影花園丫天安門廣場丫之類,就不要找我喇。」哈,攝影師如Bobby這樣Open Mind,仍是有些藝術家脾氣,藝術家脾氣也是拍攝精彩作品的必要條件吧。
以下還片段收錄了拍攝黑紙封面的鏡頭背後,及 Bobby 對攝影的一些看法︰
創作單位「黑紙」是由林日曦、陳強及阿Bu於2009年尾創立,其創作涉及報紙、雜誌、電台、唱片、演唱會、MV、時裝及雜誌出版等等,同時為其他品牌創作並製作平面廣告、電視廣告、網上宣傳等廣告企劃。
2010出版的12期同名作 ── 「偽文學雜誌《黑紙》」,以幽默感性批判三不像的姿態,創下逾16萬銷量,替香港文學界隔靴搔了一下癢,更開創了一股「黑色信念」潮流。
2011年,裙拉褲甩逃出文學界之後,《黑紙》變身「偽娛樂雜誌」,由書店進駐7-Eleven全線便利店,繼續以「黑色信念」發聲,總銷量高達70萬。
2012年,《黑紙》再次變身成「偽廣告雜誌」,黑Sell「黑色信念」。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圖文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