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分鐘短片「Instravel」:看盡 30 個拍到爛的 IG「風格」
    Mary
    2018 年 2 月 2 日

    攝影師 Oliver KMIA 在去羅馬旅行期間,發現不少遊客都愛擠到相同的景點拍照,激發起靈感,在 Instagram 搜集構圖相似或在同一景點拍攝的照片,再製作成短片「Instravel」,諷刺大眾拍攝陳腔濫調打卡照片的風氣。

  • 攝影師分享︰在購買新相機之前,應該先問自己的 7 條問題
    Mary
    2017 年 12 月 28 日

    購買新相機對不少人來說都是興奮的事,可是預算有限,當然不能每次有新款相機推出時都購買。在這情況下,分清楚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就顯得很重要了。攝影師 Alex Cooke 建議,在購買新相機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以下這 7 條問題。

  • [讀者投稿]漫談日本美學-物之哀(物の哀れ)
    special author
    2017 年 12 月 27 日

    物之哀基本上是日本美學的重心。這個哀並非哀傷,而是「人的各種情感」。領會到世間萬物的千姿百態,把這些細微的情緒和無名感傷放到心裹來體會,這種人在宇宙間的感觸,便是物哀。藝術以外,物哀美學也在生活、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有明瞭日本人對物哀「美」的理解,才可以透徹地打開日系的大門。

  • 攝影師分享「進入攝影世界」之後,看到與拍攝到的影像變化
    The Nok
    2017 年 8 月 9 日

    攝影師 Phillip Haumesser 早前撰文分享,表示他自從兩年前開始為兒女拍照時,學習到以新的方式去觀看世界,而且一旦學會了,就再也回不去,還展示了 (示範了) 即使是同一地點,觀看與拍攝的方法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

  • 分析講解 BBC 之類的「自然生態紀錄片」到底是怎樣造假
    The Nok
    2017 年 4 月 28 日

    不少很受歡迎的自然生態紀錄片,事實上卻有相當程度的「造假」,到底是怎樣假法、為甚麼要造假、造假會帶來甚麼好處 (及壞處),大家可看以下來自 DSLRguide 的分析。

  • [讀者投稿]日系的「道」
    special author
    2017 年 4 月 24 日

    接著上一篇:「日系攝影再定義」,這篇更深入地談談日系。要了解日系,便要明白在日本文化之中,何之為美。在眾多著作之中,直接描寫攝影美學的書少得可憐,但還算是有跡可尋。就探討「美學」而言,鈴木大拙有一番獨特的見解。

  • 贏得國際攝影大賽的攝影師剖白,他不會走進職業攝影的理由
    The Nok
    2016 年 12 月 25 日

    這一幅城市後巷豹子的照片,為 42 歲印度攝影師 Nayan Khanolkar 勝出了今年「野外生態攝影大賽 2016」中的「Urban Wildlife」組別,但他卻不希望將攝影變成一份職業。

  • [特約轉載]德國藝術家 Thomas Ruff 關於攝影的創作獨特性、細節與深度觀念
    special author
    2016 年 9 月 20 日

    德國藝術家魯夫 (Thomas Ruff)於是杜塞道夫學院的要角之一。Ruff 對「攝影」媒材的特性十分著迷,常為了製作作品開發新技術,以各種新奇的方式探索攝影的可能性。

  • 攝影師建議︰不要對客人說「每小時收費多少錢」,要說「每小時為他失去了多少錢」
    The Nok
    2016 年 8 月 5 日

    攝影師兼製作人 Stephen Kampff 早前撰文分享,表示雖然你不能避免遇上壓價的情況,但你可以用一點點技巧,讓你把自己的價格及情況,包裝得更好,更容易讓客人接受。

  • 「無人在乎你的攝影」「世界不需要更多攝影師」這影片告訴你該怎麼辦
    The Nok
    2016 年 6 月 29 日

    「人人都是攝影師」「人人都有相機」是大家都聽到悶的說法,但又可以怎樣做?來自 The Art of Photography 的 Ted Forbes 分享了一段影片,引起不少迴響,也回應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