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濾鏡與罐頭攝影
(針孔相機效果)
一段時間沒有「玩」DC,最近朋友買了Olympus E-P3,借來試兩下,才驚覺原來相機已經發展到這種地步。雖說 E-P3 算作換鏡相機,但機身操作上感覺似傳統 DC 仔,而令我印象頗深的除了是那廿多個場景選擇,還有那十個藝術濾鏡。
有些人稱這些濾鏡功能為「無恥濾鏡」,事先聲明,這個字不是我發明的,有沒有道德上的責怪意義任由閣下詮釋,使我在意的是,這種稱呼到底是說甚麼。
無恥濾鏡給我第一個印象是,從此不用後製了。
傳統定義的「後期製作」,就是指按下快門,影像在相機內成像的一刻,就是照片正體,無論是菲林的還是數碼的,只有直接輸出,才算得上為新聞攝影裏的「決定性瞬間」,任何成像之後的加工,包括改動色彩、增加內容,甚至只是剪裁,就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攝影,而是動了手腳的後製作品,離開了「真實」。
但無恥濾鏡呢?就在按快門之前,影像就已經決定好了,再也不用修正顏色、對比、拉曲線,我們再也不用學甚麼日系風執相,因為找對了目標,選擇好濾鏡,按下快門,完成,多麼簡單方便又不用後製。
或者有人會抗議,說︰「這不過是相機幫你後製了吧!這根本不是原本的影像!」甚麼是原本的影像?其實由第一台相機被發明以來,影像從來都是鏡頭與底片 (sensor) 的混合物,所謂原本影像,亦不過是感應物料上的化學反應,將真實定義為「auto mode」大概是一種不顧現實的說法。更貼切地說,無恥濾鏡本質上就是改變sensor的質地,就像我們用不同牌子和型號的菲林,在按快門之前就決定了影像的性質,有何不可?
無恥?有些人的說法是,無恥是因為這些濾鏡,令人自以為做了大師。太輕易地得到太漂亮的畫面了,以往攝影師用盡方法與時間,才能拍攝好的作品,及調較出理想的色調,但現在呢,只需要按幾個鍵,我們就能製作看來也很不錯的作品。據他們的說法,這幾乎是「攝影」的倒退,攝影不再是光圈先決及快門先決,而是濾鏡先決,由藝術創作退化成藝術模式的大平賣。
我不是針對E-P3,事實上,濾鏡已經成為這一兩年來最多人用的功能,尤其是手機攝影。大量的攝影 app,很多都在賣濾鏡功能,Lomo、日系、戲劇感甚麼甚麼,然後facebook上充滿了大量「一杯果汁都用上誇張濾鏡」的照片,如果要說有甚麼問題,大概就是「審美疲勞」,密密麻麻的「大師級畫面」配合空洞無謂的內容,這是潮流大方向。
已經不是後製不後製的問題,而是變成好像不用濾鏡,就不能叫做照片的年代,「罐頭攝影」── 這是我所想到的名字 ── 整個大眾攝影文化的走向,味道很重,質素很穩定,即開又即食,然而千人一面,亦不會新鮮。
(淡化及加光色調效果)
(負片沖印效果)
(懷舊相片粗粒子效果)
(柔和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