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一分鐘,遭遇家暴的孩子會想說甚麼?
如果影片只有一分鐘,你會想把甚麼東西告訴觀眾?Facebook早前推出「Say Thanks」短片,讓大家用相片、短片,快速製成一分鐘的短片,表達對摯愛的謝意。如果給香港青少年一分鐘,他們會說出甚麼故事?
此作品來自就讀群育學校的 Kenny,他被認為是「問題學生」,承認自己曾因承受不了父母日夜吵架,而有過傷害父母的念頭,最終離家出走。早前透過參加 UNICEF HK 項目「零,可以成真」,學習並實際拍攝一分鐘短片,把自己的心聲心事演繹出來。
他說希望透過自己的短片故事,讓更多人關注家庭暴力的問題。
Kenny 故事分享︰http://voy.unicef.org.hk/zh/all-i-want-is-a-peaceful-home/
18歲的徐鑫,父母在他6歲時離婚,爸爸取得徐鑫的撫養權。但每當爸爸和他的親人遇上不如意的事,或當徐鑫提起媽媽的時候,他們便把怒氣發洩在徐鑫身上,差不多每隔兩三天,徐鑫要受一次皮肉之苦。他的短片《當太陽落山之後》,講述父母吵架後離家的孩子,坐在窗前,看太陽徐徐落下,心中憧憬着一個美好的家庭,卻歎現實往往不如人意。
徐鑫故事分享︰http://voy.unicef.org.hk/zh/after-sunset/
除了家暴等令人心痛的短片外,亦有令人窩心的短片,為了日夜在忙的父、母親,炮製愛心宵夜。雖然家中只得自己,但仍說《家,不只有我》︰
黃鈞豪故事分享︰http://voy.unicef.org.hk/zh/home-alone/
透過一分鐘短片故事,與父母《告白》,說會做個出色的女兒。
另外,UNICEF HK 亦邀請了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少數族裔等92名面對不同問題的兒童就學業壓力、接納與共融、自我認同、夢想、社會與環境等,拍出屬於自己的一分鐘故事。UNICEF HK 希望,社會大眾可多聆聽兒童及青年的聲音,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觀賞所有「零,可以成真」短片作品可瀏覽 www.unicef.org.hk/makeavideo/2014.html。
「一分鐘短片」項目的來源?
「一分鐘短片項目」(The One Minutes)自1998年在阿姆斯特丹開展。當時桑德伯格學院(Sandberg Instituut)藝術及設計研究生院院長Jos Houweling被邀請每月製作一小時長的電視節目。當時協助Jos統籌節目的學生邀請了親友拍攝「一分鐘短片」,將精選的作品在電視播出。至2002年,UNICEF及一分鐘短片基金會的合作推動「青少年一分鐘短片」項目,推動青少年發展及社會創新。
以上內容由 UNICEF 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