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種感覺、去感動人以及表達愛意的方法。你在菲林上捕捉的將保存不朽……儘管有天你將所有東西都忘掉,它仍能幫你憶起微細的片段 — 希斯金(Aaron Siskind)

“Photography is a way of feeling, of touching, of loving. What you have caught on film is captured forever… it remembers little things, long after you have forgotten everything.”

1961年,墨西哥聖路易波多西,作品16:希斯金的創作主題俯拾皆是,但他仍然經常旅行,發掘題材。希斯金一九六三年受訪表示:「我每回造訪一處新的地方,總是能讓我見山不是山,找到新的神祕元素。」為希斯金作傳的攝影師恰倫扎表示,聖路易波多西系列具有強烈的達達主義風格,但卻「沈靜安詳得令人莫名感動,」正是希斯金作品的特色。

1949年,亞歷桑納州傑若鎮:傑若是有名的鬼鎮,希斯金和超現實主義攝影家索莫造訪當地,以大片幅相機拍下這幅相片,是他最常展出、最多人收藏的作品,相關討論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論及相片為什麼大受歡迎。這幅作品擁有懾人的視覺美感,但又不止於此,因為作品的魅力似乎觸摸得到。看見這幅相片,有誰不想伸手去碰剝落的油漆?有誰不想捏揉碎片,助歲月一臂之力,完成崩壞與再生的永恆循環?這幅作品不只給了觀者一個主題,還將我們的想像力提升到新的層次。

1973年,樹,作品35:藝評家黑斯在《地點:希斯金攝影作品》導言說:「希斯金的樹,我們一看就懂,就像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一樣熟悉。」希斯金定期拍攝這棵樹,持續許多年,「看有沒有什麼變化。」對希斯金而言,樹是生命與時間遷移的象徵。

希斯金基金會,為攝影界的後起之秀提供資助
www.aaronsiskind.org

有關希斯金在維基百科的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Aaron_Sis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