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隨筆〕無聲,勝有聲
2011 年 12 月 18 日
(照片︰I’ll Miss You Dad,由 Cecilio M. Ricardo Jr 所拍攝,來源)
我曾經以為,攝錄終會取代攝影,畢竟錄像能夠收集的內容,確實遠多於照片,至少錄像可以收集聲音。但似乎即使到了今日1080p全高清攝錄橫行的時代,攝錄依然肯定未足取代。
這是為甚麼呢?技術地說,也許因為攝錄實在收集得太多資訊了,處理起來對一般快樂攝影的人而言還是太麻煩,而且影片格式天天新款,對硬件的要求又非常高,再者始終無法實體化,至今仍然未能如同照片可以印出來;就算以截圖代替攝影,這種處理也是極度煩擾。
不過還是感性的解釋比較合口味︰如果說攝影的關鍵是攝者腦裏的意念,那麼好的照片正是滿足觀眾腦裏的需要。
甚麼叫做腦裏的需要?這是對比於官能上的需要,例如全高清視覺享受、5.1環迴立體聲效、俊男美女的來回晃動,這些都是直接刺激感覺;但是想像一個故事、代入個人的感情、發揮理性上的批判,這就是在滿足腦裏知性的、德性的需要,而這方面,照片遠優於錄像。
為甚麼?靜止,無聲,就像上圖,唯有「閱讀」一張照片,我們可以專注而認真地感受,可以深深回應女孩那純潔卻無辜的眼神,更可盡情想像背後一個溫馨故事,這個時刻,沒有配樂,沒有下一秒的爽快劇情,沒有閃動畫面的麻痺,而是任由你仔細咀嚼,這就是對腦袋的滿足。
錄像可以做到嗎?可以的,例如優秀的電影,就可以讓人感受到導演的內心,不過拍攝一套電影的成本高得驚人;攝影,卻是現在最有效也最簡單的方式,讓別人明白我心裏所思,所想,所感受。
就似那首歌,讓接吻代替講話,無聲,勝有聲。
熱門文章

婚禮攝影師拖欠 20 名新人照片最長兩年,在電視節目被追討時反恐嚇客人

[讀者投稿]Lightroom日系菲林調色(一) + Preset分享

黑暗的生態攝影!?分析擺拍小動物的殘酷真相

[新手攝影50篇]甚麼是焦距?

俄羅斯攝影師影像紀錄,日本關西最大紅燈區「飛田新地」的街景實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