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節徵文比賽〕帶我步入底片世界的小玩具:Ultra Wide and Slim
你的第一部菲林相機,是什麼樣的呢?操作全面的單反相機?品味對焦感覺的旁軸相機?總是忘記關閃光燈的傻瓜機?潮流雜誌介紹下買來的Holga或者Lomo相機?如果你還沒踏進菲林攝影的道路,不妨看一下我的小故事
我的菲林故事,從一部不太起眼的玩具相機開始。
Ultra Wide and Slim本來是Vivitar 千禧年代中的出品,在玩具相機界中略有名氣,卻沒有盛行。只是隨著 Vivitar 破產易手,這部 22mm 小相機一時給遺忘,版權沒有出售至新東家。給主人遺下的它,輾轉流落民間。後來有不同地區的廠家,給它不同新名稱與外殼,意外地讓更多人認識它,讓不小人與我一樣,從它開始進入迷人的菲林世界。
相機規格:
焦段: 22mm 定焦
光圈: 固定F11
焦距: 1.2m至無限遠 (泛焦)
快門: 固定 1/125s
大小: W100 × H58 × D26 mm
重量: 75g
底片格式:135
除了上片過片回片按快門,沒有其他設定,它是一台簡單的陽光機、傻瓜機!這台小相機讓人著迷的地方,除了擁有光學缺陷的 22mm 塑膠鏡頭,帶來了超廣角視野及迷人的自然的暗角外,只要選對了底片、光度,大約構圖 (小相機都有觀景器與實際拍攝視差問題) 便有不錯的效果。而 F/11 的小光圈,雖然令它只可在較光的環境使用,但是保證了清晰的深景深視野。(當然晚上還是把它收起好,除非你把它改裝成B快門)
這台相機要注意的,是別把手指放到相機前方,以免手指入鏡,以及對準強烈陽光拍攝,會有無法預料的眩光效果(Lens Flare)。
我最初用回菲林相機,是被網絡上一些Lomo照片所吸引。剛好那時候Lomo LC-A廿五歲生日,香港與世界各地都有不同慶祝活動,與Lomo有關的相機,成為了我的注意對象。那時候銀彈有限,又想初嘗菲林與Lomo的攝影感覺,資料搜尋一番後,就選了這一台小相機。
(Lomo與Lomography一直在攝影界有不少爭論,但Lomography在數位世代打底片桿衛戰,推廣Analogue攝影的確功不可沒)
最初我配上Fujifilm Superia X-tra 400,它已經給我留下很棒的照片:
(這個畫面,沒有機會多拍一次了……..)
(在一次DSLR試用活動上,取出它拍下日落前的白泥,對比DSLR試拍的,這張對我有說不出的吸引力)
後來開始選用不同正片來拍攝以及負沖,我發現在這台小相機的表現,更貼近Lomo機王LC-A。
(Fuji Sensia 200,可惜去年停產………)
(攝於東鐵上,近大埔滘。歐洲版Agfa CT Precisa 100,又是停產,日版只留名字,片基卻換成像是富士的RDP,正沖偏青綠)
作為一台廉價質優的玩具相機,我誠意介紹它給菲林攝影入門者,簡單好用,成功率高,才會讓你先愛上菲林攝影,然後接觸菲林世界更多的。
(都是Sensia 200,負沖效果意外地跟現場的氣氛配合)
至於重曝 / B 快門,其實是可以改機達成的,但我太懶的原故,沒有改裝,只是重曝只是回了約一圈多再過片拍,麻煩沖印店的職員,處理重曝位置不準的問題。
(Sensia 200重曝,攝於冬季陰天下的城門水塘)
最後,讓我建議一下如何為它選菲林:
負片 / 黑白 : ISO400 為一般光度下的安全之選,天陰下雨用更高感光度(如 Lomography CN800 , Fuji Natura 1600 ), 100 / 200 度的還是在強烈陽光下才用了。
正片負沖 (E沖C) :一般至強光度下 ISO100 – 200 使足夠,不過正片負沖的高對比度,可能會做成暗位或者光位失去細緻。ISO400 正片可以應付更多陰一點的環境,但在陽光下會有點過曝。
(正片正沖寬容度低就不建議了,玩具相機的光圈快門有限,難以精確曝光)
作者: Christopher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