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街頭)攝影?
自從我開始喜歡在大街上拍照,並開始鑽研街頭攝影之後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為什麼要(街頭)攝影?一直想寫寫這個主題,但又不知道從何開始,這個問題應該很多人討論過,我就把這篇想當作是在年初寫給自己的攝影回憶錄…或流水賬…之類的吧,沒有什麼肯定的答案,只是自己的思考,…也許你也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街頭)攝影?
第一部相機是為了大學時修攝影課買的底片機,當時對攝影沒什麼太大的興趣,原因是我不喜歡搞底片,進暗房,泡藥水等半天才能看到成像,對「用影像記錄」這件事當時還沒有太大的感覺,只覺得隨便拍拍拿到學分就好。一直到大學快畢業時數位相機漸漸普及,因著對器材好奇的「宅」心,咬牙花了貴森森的銀兩去買了部當時已經很屌的300萬畫素數位相機,我喜歡數位相機,很小台,而且可以放心地拍,一張小小的記憶卡能拍上個數千張眼都不會眨一下。當時用數位相機,什麼思考,構圖,意境等都沒想過,只是單純的紀錄,好看就拍,記錄生活,記錄身邊的人,記錄我看到的世界,當時拍照是為了「記錄」。
首爾。明洞。2013
第二部是過了六七年後買的,也是台數位相機,那時對相機品牌有點概念了,對哪個相機出現的成像怎麼樣也有點瞭解,買完之後過不久就結婚了,去度蜜月時我很少幫我自己或太太拍照,到處拍陌生人跟街景,後來我太太抱怨說我都在拍些有的沒的,風景,路人,情境,當時我不知道我在拍些什麼,只是覺得某些「構圖」有感覺了就拍下來,也很喜歡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去拍,當時拍照只是單純的「有fu」。
第三部是數位單眼,是小孩出生之後,用一般小型數位相機在光源不夠的地方拍不受控制的小孩根本是一片糊,於是開始研究數位單眼,跟朋友借了一部回來玩,剛開始拍的時候什麼白平衡,色溫,ISO什麼東西完全不懂,在家中黃色光源拍出來小孩的臉色跟橘子一樣,後來漸漸懂了,光圈,快門,色溫,白平衡…漸漸拍出心得,也瞭解景深是怎麼回事,這個階段的我追求的是「技術」。
首爾。明洞。2013
自從德國那次拍陌生人跟街景的經驗,後來去去紐約,發現路上好多「特別」的人,場景也很棒,在那邊的時候相機幾乎沒停過,每天拍到記憶卡爆炸,當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在拍些什麼,只是覺得好多很有「感覺」的畫面,我想透過相機創造出一些很像電影畫面的照片。
今年初再次跟家人搬回台灣定居,因為還是喜歡這種攝影模式,所以上網看了一下,發現有個詞叫做「街頭攝影」,也發現在歐美已經很久了,最有名的街頭攝影師大概就是布列松,雖然他一定不希望自己被歸類為街頭攝影師,但他的照片風格大部份都很能表現街頭攝影的風格。
現在這個階段的攝影對我來說是「探索」,探索自己拍照的意義,問自己為什麼要拍某些人事物,也許有人會說不用想那麼多,拍就對了,但我想給我的照片一點意義,至少對我本身的意義,單純的為這個時代做點紀錄也好,或想透過畫面說點什麼,或讓別人感覺點什麼,漸漸發現自己在看到一些想拍攝的畫面時在潛意識裡都有某種的情感投射,像是孤獨,窩心,難過,對快樂的渴望,親情,兒時情緒的回憶等等…有一句話說”如果你想瞭解一個人,去看看他拍的照片。“
首爾。明洞。2013
街頭攝影,對我來說從「只是畫面好看」,「創造畫面」,「做點時代的紀錄」,一直到漸漸發現自已似乎是想透過街頭攝影與自己潛意識裡的情感做連結。
法文中有個詞叫做 Déjà vu(”Already Seen” 似曾相識),各位也許有過這種經驗,就是你看到某個場景,突然覺得以前一定有看過這個場景,對我來說街頭攝影某種程度上是想試著去創造這種經驗,去勾起觀看照片者的某種情緒或回憶,讓他們覺得“我以前好像也有過這種感覺”…不過我還是不斷在問自己「為什麼」,對我來說在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我的所有作品都不能算是成熟的…
首爾。明洞。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