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驗來說,現在拿台好的相機出門,真的是戰戰兢兢。

我常用的是 5DIII+24-70/2.8 II(編按:Canon中階全片幅相機以及俗稱大三元之一的中焦段變焦鏡),雖然算不上是甚麼頂級器材,但依然是台不錯的相機組合。攝影這領域裡用手機、APS-C,二線鏡頭等比我低階的設備,但拍出比我棒的照片的人,比比皆是。每每有人看我拿 24-70/2.8 II 問我拍了啥巨作時,我都很尷尬,因為我主要是買著爽的,沒啥傲人的作品。


現在有台好相機壓力真大啊(笑)

別笑,誰說開BENZ的一定特別會開車?穿PRADA的都魔鬼身材?

追求好的器材與其提供的優異畫質不是罪,之所以會演變成現在常被人詬病「器材族」有其歷史背景,這姑且不論,台灣攝影圈與社會印象已經是拿「攝影比的是攝影者而非器材」當口號了,連帶著也讓一些拿著不錯器材的人倍感壓力。

我不諱言變成現在這種狀態,與以前攝影剛開始普遍化時,有部分人奚落預算不足的新手應該有關,如同以往的教育有不當體罰問題,最後變成現代家長不信任教師,於是又產生出恐怖的學生一樣。每一種錯誤,都會衍生出相對應的錯誤去抵制,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攝影器材選擇端看每個人需求,不管是「想要」或「需要」都OK。想要好相機不需理由,爽就好,如同買音響、車、房一樣。需要則通常是因為職業需求,但這類型的攝影者畢竟是少數。我想大多攝影者應該屬於業餘的,主要是買來讓自己快樂的,這無傷大雅,有如我們偶而想吃餐好的,也不需要先去考個美食家認證才能去吃對吧?

那好的攝影器材到底差異在哪?其實拿電影來比喻,它像是現代的大螢幕HD影片,提供較大的輸出與純淨的畫面。當然並不代表這樣子就神奇的讓每個HD電影都好看又賣座,那是導演的功力。但一個好的導演永遠不會叫觀眾選擇是他要拍的內容佳還是畫面好,而是盡可能的在他一切能力範圍內讓作品更好,而器材是方法之一。

ps.漫畫來說用冨樫義博(獵人作者)應該算是「很不注重畫面但故事引人入勝」的代表,大家應該也不反對他偶而認真點畫吧?

攝影有許許多多的方法去享受它,許多人甚至不照相而是純收藏,有些人是喜歡談論交朋友,只要尊重彼此,其實許多的爭議是不應該會發生的。

作品派的笑收藏派不會拍,收藏派的笑知識派的沒錢,知識派的笑作品派的不懂,都不是良好的示範。同樣是分享,亦有正面與負面的做法。攝影只是一種興趣或是職業,當放下相機之後才會呈現我們每個人的人品,也決定了我們每個人生過的成功與否。得理不饒人絕對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尤其在一個很難訂定對錯的攝影領域。

作人處事試著去理解與接納,去尊重,不管攝影的作品是否滿意,也已經是個讓人快樂的人了。

同樣的類似狀況有「評論他人作品,結果被其餘人要求把自己作品拿出來也被評論一下」。過往實在是有太多不良的攝影文化存在,現在攝影真的普及化了,難免會有過度矯正的陣痛期。但這是好的。

 

原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