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攝影50篇]如何做出「前清後矇」的效果?
(一) 大光圈
如果你已經讀畢「甚麼是光圈?」的教學,相信已經掌握光圈大小與景深的關係。要獲得淺景深效果,最直接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鏡頭。一般來說,光圈值低於 f/2.8 左右就可稱為大光圈鏡頭。
右方上圖用的是 f/22 細光圈,下圖則用 f/1.8,背景的虛化程度有極大分別。
大光圈鏡頭昂貴嗎?例如 Nikon 35mm f/1.8 定焦鏡頭,官方零售價港幣二千左右,而二手買回來則大約一半價錢,兼且質素依然良好,如果玩厭了還可以賣出去啊。

(二) 長焦距
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即是說焦距愈遠的鏡頭,就愈能拍出背景越虛化的效果。
右圖也是主體清、背景矇的作品,但不要以為這是甚麼大光圈或長焦距鏡頭,這僅僅是最普通的 18-55mm f/3.5-5.6 Kit 鏡,而這照片正是以遠攝端 55mm 拍攝,光圈也僅僅是 f/5.6,但已經有明顯的虛化效果。
所以,就算是使用套裝鏡頭的新手,也可拍出不錯的淺景深效果。

(三) 主體近,背景遠
拍攝時盡可能接近主體,同時又讓背景距離較遠,那就可以製造淺景深效果。
右圖兩張照片都是使用相同焦距,而且光圈也只是 f/4,但是上圖背景是距離不遠的桌面,所以背景跟主體清晰度差不多。但是換個角度,背景變得較遠,於是就會得到虛化的背景。
所以在拍攝時,要留意主體的位置及拍攝的角度,選取得宜的話,就可得到淺景深效果。

補充︰
1) 「前清後矇」只是籠統的說法,「淺景深」則比較準確,因為我們可以製造例如「前矇後清」的作品 (上圖),效果也相當吸引的,很多電影也喜歡這種構圖。
2) 淺景深效果確是很吸引,但這個只是突出主體的其中一種手法,拍攝時應留意自己需要的效果,而不要濫用淺景深,導致影像細節不足。
3) 具備大光圈的變焦鏡非常昂貴,所以一般都建議新手們先試用定焦大光圈鏡頭,不論是 50mm 或是 35mm 都是不錯的選擇,適合新手試用。
上一篇:如何避免手震?
下一篇:如何拍出銳利的照片?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