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攝」十個美麗的自然現象 (前篇)
香港人生活忙碌,每天應付大量工作和交際,沒太多時間認識我們的天空和土地,但只要你肯花點時間觀察,細心欣賞身邊事物,總能發現它的美善和變化,以下都是我們在香港拍過的美麗景象,希望可以引起你的關注和興趣。
佛光 (Brocken Spectre)
彩色光環成因比較複雜,概略而言是陽光透過水點反射及衍射後形成彩虹光環的光學現象,而且光亮區的中心經常包括觀察者本身的陰影。觀察者要站在高處和背向陽光,面前要有均勻水滴的雲霧,當陽光在背後照射,人影就會成一直線地投射在雲霧上的彩色光圈。同一原理,乘搭飛機也會有機會看到下面的雲頂,有彩光包圍機身影子的現象。
拍攝要點:減 EV 以得到較深色的圖像,多些把現場環境納入構圖,例如山坡,石頭或花草。
01. 大刀屻佛光
彩雲 (Iridescent Clouds)
彩雲見於太陽附近很薄的雲層,太陽光穿過同樣大小的水點或冰晶,透過衍射現象而產生彩色的感覺,天氣晴朗的日子比較易看見,通常它只是日華現象的一小部分,因為呈現整個日華的條件是全天空都是薄雲。
拍攝要點:對焦在彩雲上,避免直視太陽中心,減EV 可令彩雲比較明顯。
02. 小馬山彩雲
曙暮輝線 (Crepuscular rays)
曙暮輝線是雲隙光一種,在日出或日落時份,太陽底至地平線,光束被巨型物體如建築物,山頭,高聳的積雲阻擋,就會在天空留下一明一暗,一橙一藍的間隙,稱為曙暮輝,如果光束射到頭上,甚至背後,去到太陽的相反方向,就稱為反曙暮輝線 (Anticrepuscular rays),通常在極晴朗天氣下才會出現。
拍攝要點:留意天地的光暗,不要天空過曝,地面太黑,可以搖黑卡拉近光差。
03. 泥涌曙暮輝線
04. 南果洲群島曙暮輝線
05. 花瓶頂反曙暮輝線
06. 馬草壟反曙暮輝線
藍眼淚 (Blue Sand)
漆黑的晚上,海浪拍打岩岸,發出幽幽藍光,好像會發光的沙粒,腳踏又會出現光亮的腳印,這樣神奇的藍眼淚原來是由夜光藻 (Noctiluca scintillans) 組成,因為它們具有螢光素,受到外在刺激時就會發出螢光,然而這些海藻往往與紅潮一同出現,所以藍眼淚可能是污染的警號。
拍攝:使用腳架,以長曝方式拍下微弱的藍光。
07. 龍尾灘藍眼淚
08. 龍尾灘藍眼淚
閃電 (Lightning)
當積雨雲中氣流強烈上升,雲中的水珠和冰粒便會分裂而產生電荷。一般來說,積雨雲的上部帶有正電荷,中下部帶負電荷。當正負電荷之間的電壓超過某臨界值時,雲與雲或雲與地之間就會出現放電的現象,閃電有如一把閃閃生輝的利劍割破長空,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震撼,如果加上城市夜景襯托,可以拍出極具衝激的畫面。
拍攝要點:因應現場環境,一般設定都以光圈F6 到 F10,快門3秒到10秒,ISO不用太高,200到800就可以,關掉防震功能,用腳架穩定相機,設成連拍模式,這是懶惰卻又有效率的方法,回家後慢慢揀選拍中閃電的相片。拍閃電一定要注意安全,請留在室內或有蓋建築物內,閃電的來勢和密度資料可參考網上天文台雷達影像。
09. 維港閃電
10. 大埔閃電
11. 將軍澳閃電
以上資料均參考天文台網站及百科全書,如有錯漏,歡迎指教,謝謝。
特別鳴謝林sir林超英先生,百忙之中給予寶貴意見,衷心多謝。
流浪攝簡介:
流浪攝是聯師兄,露伊和Tony組成的攝影組合,致力拍攝地道郊野風光,發掘香港幽山美地。曾接受各大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網站平台等三十多次訪問:無線電視,鳳凰衛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忽然一周,新假期,DCfever, Photoblog 等,同時為獨立媒體及Yahoo Gotrip 撰寫博文,也是Nikon School HK的嘉賓導師。
流浪攝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WanderingPhotography
流浪攝網誌:
http://wanderingphotographyhk.blogspot.hk/
歡迎分享文字和相片,敬請標明出處。
Copyright©版權屬於流浪攝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