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攝影作品不應模仿繪畫開展覽?
藝評人 Jonathan Jones 近日在《衛報》一篇文章「Flat, soulless and stupid: why photographs don’t work in art galleries」,引起了不少批評及爭議,其主張認為,現時很多人舉辦攝影展,使用與傳統畫展一樣的模式,放在畫框,掛在牆壁,於畫廊上讓公眾欣賞,但得到的效果卻是乏味、愚蠢的,就欣賞角度來看,攝影展根本無法與畫展相比。
這個立論當然引起不少人反感,尤其越來越多攝影師會舉辦攝影展,也視之為創作的一個嚴肅而重要的過程。但是,雖然原文措詞強烈,而且批評嚴苛,當中亦有值得探討的地方,尤其我們經常把攝影及繪畫作比較,也不妨看看兩者在展覽上的分別︰
(一) 信息量
從一般作品而言,攝影可說是「減數的藝術」,即是主體越單一清楚,照片越好看,這也是很多人奉行的原則,盡量只在相框內展示想拍攝的主體,而其他線索也是指向這個主體的,甚至最重要有感覺,而非細節。(有少數類別例外,下文再論)
但繪畫,尤其古典的西方油畫之類,卻是「加數的藝術」,畫家要從空白的畫布上,一筆筆的畫,每一筆每一劃都有其意義及目的,畫面非常豐富,以有限的畫框表達出最深入的思考與觀察,所以信息量非常高。
因此會出現藝評人所描述的情況,在攝影展的每一張照片,人們很容易幾秒就看完 (尤其是風景、生態類等),但駐足觀看繪畫的時間卻長得多。
(二) 創作方式
繪畫是逐筆加上去的,有些作品更強調「用了 XX 年時間繪製」,而在欣賞的時候,畫面細緻度會反映出作畫的耐心;再加上繪畫 (油畫) 本身的材料、質感、工藝等,都是可堪欣賞而分析的,因此親身觀賞繪畫是有充份的意義。
但攝影作品所強調的「製作時間」卻截然不同,一來我們不會強調「用了 XX 年時間來 PS」,反而盡量隱藏修改痕跡;二來就算前期功夫做了多少,照片還只是捕捉極短瞬間,從內容上較難看到攝影師的努力。
很少人會特地 PS 一隻杯進照片,但很多畫家會為特別為畫作添一隻杯,因為前者是希望「將現實世界的一面框出來,以代表一種時代的現象」,但後者是「將內心的想像與反省繪畫出來,以進行辯證與探討」,或者兩者最終都是想表達自己的意見,及引發深入討論,但卻引導出截然不同的觀賞方式。
(三) 觀賞方式
攝影作品在電腦及互聯網時代可說極為成功,因為它簡單、清晰、易懂,兩三秒時間已經可以讓人印象難忘,亦正正毋須非常深入的解讀 (不少攝影師亦沒有這種意圖);但是大多數照片,尤其是風景照、生態照、商業人像照、沙龍照之類,放在畫廊上展出時,卻通常只讓人看一眼就完結了,攝影展變成一種派對,一種攝影師自我肯定的手段。
至於繪畫作品,放在畫廊裏能夠讓人駐足觀看,甚至仔細發掘箇中奧妙。但公平一點講,當這些繪畫放到網上 (例如現時開始流行所謂 Online Gallery),則顯得毫不吸引,過於複雜的畫面,以數碼方式展現時毫無魅力的色彩與光影,正正突顯出繪畫在這方面的不適應。
※※※
原文的批評,其實忽略了攝影作品當中,亦有信息量非常龐大的作品,主要是那些擺拍的概念攝影,例如「王慶松以擺拍細說中國社會問題」即為一例。
又或現時很多攝影師會以「系列」方式來拍攝,即是信息以一整輯來表達,主要是紀實攝影,單獨一張的信息或許不夠傳統繪畫般豐富,但整輯下來的故事與思考,卻可以不下於繪畫,甚至作品自身亦會呈現出背後所經歷的時間。當然,這種信息往往透過互聯網 (例如 BTS 影片) 會展現得更好,但放在展覽裏,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一個問題是,攝影發展至今大約 200 年,但油畫,甚至繪畫本身已經有上千年歷史,當中經歷過漫長而曲折的變化與轉型,而我們探討的「富深度的繪畫作品」往往都是那些經典名作,不值一提、沒有觀賞價值的繪畫也是非常多。
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作品是否有展覽的價值,抑或,攝影展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很有成就感的社交活動?當然,作為一種社交活動,我本人也不反對的,畢竟照片放大了來看,確實跟電腦上看是不同的。
你的看法又是怎樣?會認同原文作者所寫,照片還是用電子方式觀看比較好,但不適合放在畫廊裏嗎?
參考資料︰Flat, soulless and stupid: why photographs don’t work in art gall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