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amuel van dijk

充滿電影感的照片一向是筆者最欣賞的照片style之一,這種「電影感」不單單能夠刺激我們的視覺,且能痛切地讓你的腦袋泛起思潮,能夠利用照片跟其他人交流,就是這些作品最具價值的地方。

當然,要拍出「電影感」的照片看似沒有公式可循,但看著看著,從那些能夠散發一絲絲「電影感」的作品中,總會發現一些共通點。


Photo by horizontal.integration

拍電影猶如說故事,說故事的能力是人類(靈長類?)獨有的,所以大多數這類作品都會牽涉到「人」,無論是人的本身、人的歷史或是人的痕跡。

相片裡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夠帶出更強的說故事性,那種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不能比擬的,可能因為看相片的都是「人」吧(誤)。

Photo by timothygareth

中國的山水畫裡有所謂「留白」,「留白」的重點在於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愈多,故事反而愈複雜,太過單純的拍攝作品,就好像剝奪了其他人欣賞作品的權利,這不是「分享」,是「灌輸」。

除了故事性豐富,保留大環境的訊息也很重要,人總愛猜猜謎,硬要把自己塞進柯南道爾的推理浪漫裡,話說,Sherlock Holmes 3什麼時候搬上銀幕呀!

Photo by Hoong Wei Long

「氛圍」同樣重要,始終硬照跟電影不同,電影還包含了聲音的資訊(不包括無聲的啦),無論是主角的對白、閒雜的收音、背景的音樂等,都提供著大量的資訊讓觀察思考、探討、反思,影響觀眾的思考方向,引領觀眾到達導演所預設的目的地。

在硬照中製造所謂「氛圍」,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裡的陳設、色調及光暗等,讓看者能夠代入到當時的環境,讓看者自身演釋出另一段獨特的故事。

Photo by brunauto

抽象的作品從來都沒有所謂電影感,為什麼?

這可能是因為抽象的作品跟其他人的關聯非常薄弱,不能與除了攝者本身的其他人作出合理的溝通所致。

當然,「不合理」的溝通也是溝通的一種,像你家的貓的一聲「喵」,你有時也能夠明白牠的想法。(對呀,「喵」等於很多說話,例如:「奴隸!快開罐頭!」)

Photo by Josh Liba

還有一些設定上的共通點,可能你會發現它們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準確」、saturation偏低等等。

還有就是根據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書-<<大絕!拍電影感照片一定要知道的事>>裡的最後一章裡所記載的超必 - 在相片上下加兩條黑邊!

Photo by green umbrella

當然,加兩條黑邊再變16:9的比例,不一定會讓一張相片變得很有味道,變得很有電影感。

拍出「電影感」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鋪陳出一個畫面,如何從流動的日常片段中準確捕出那一刻經典的moment。

這,難度猶如打出一記劇力萬鈞的全壘打。

其他網上作品:

Photo by Adam Foster | Codefor

Photo by Josh Liba

Photo by lighth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