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隨筆﹞照片,失去感動
我們經常比較自己和上一輩,或是和下一輩的不同,有時我們希望結論出,上一輩的成功是來自社會的,而下一輩的失敗卻是個人的,至於自己,則是赤手空拳的創造未來。這種三重標準固然是一種盲點,不過如此敏銳地觀察自己與別人的分別,始終是思考的一個好開始。
要說我們和下一輩有甚麼不同,也許就是照片的數量。偶爾我們就會把小時候的照片放上網,不太多,可能每個階段有幾張,非常可愛。在褪色而略為淡黃的照片中,我們看到每個階段的典型樣子,可能是四腳爬爬,可能是初入幼稚園,可能是第一次陸運會,可能是小學畢業,可能是中學露營初體驗,雖然樣子很土,但照片的氛圍讓這一切變得美好,舊日就是美好。
但今日的小孩子,每天都有照片,他們的父母(包括我)每一天都重新愛上自己的兒女,不斷找一個機會拍攝,是笑容,是哭聲,是打呵欠,是睡著了,每一天每一刻都有新照片。如無意外,今日的孩子長大後,不是我們那個年代的,甚麼櫃底有幾本「兒時珍貴相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而是1000Gb的jpg、一千段短片、四五個網頁。
有沒有甚麼語言去理解這回事呢?可能沒有。就像我們今日所謂「各散東西」,這邊廂在機場要生要死,呼天搶地,說甚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知何日再相見,那邊廂在facebook大家就update了還順道用iPhone打卡兼上載大家的照片,然後互相留言。有沒有甚麼古典的、文藝的說話可以表達我們的感情?可能沒有,因為我們的文學與藝術還未追得上。
所以「離別」是一種消逝中的情感,這一代的人越來越難以理解何為「生離死别」,死別還好,生離實在困難。即使是彼鄰相見,同坐一席,大家都各自上facebook用WhatsApp;但越洋跨山,分隔天涯,卻在Skype上視頻相見,沒有delay。到底誰離開了,誰還在,真是一個越來越複雜的問題。
而現在,「懷舊」都消逝了。不單是「舊」成為香港一種無價值的東西,要活化,還因為我們的世界不再舊,甚麼東西看起來都變成永恆︰如果每個人都是長生不死,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老人?情況大概就是如此。
再沒有「發黃的照片」,因為照片是數碼的,而且質素已經到達瓶頸,要靚有靚,要真實有真實,要有feel亦可以;也沒有「昔日的容貌」,因為容貌是每天更新的,很諷刺,以前的照片珍貴,總是留下「重要時刻」,是跳躍式的,有如digital格式,但今日就是每秒隨拍,是連續的,就像analog式。當十二歲的孩子,看過自己一直長大的幾千張照片,然後拿起其中一張,六歲時的,會有甚麼感覺?可能根本沒有感覺,或是我們沒有詞彙去形容。
至於上一輩,就拿著一張黑白照片,例如是賭神的背影,便支撐了整個人生,我們有話可說,有電影拍出來,於是照片於人而言才算是有感動。啊,對下一輩來說,或許照片是沒有感動的,只有漂亮,還是不漂亮。
轉載並修編自車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