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國家地理和 SONY 攝影大賽對後期製作的準則
近日「SONY世界攝影大獎」公佈了地區獎的得獎名單,在中港台地區引起了不少迴響,當中有意見認為部份得獎作品有過度後製之嫌,更有文章戲稱「攝影大賽」變了「修圖大賽」,有欠公信力。其實很多國際攝影比賽都會就後期製作制定一套準則,揀選得獎作品時亦有不同安排。筆者嘗試以參加「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和「SONY世界攝影大獎」的個人經驗為例,分享兩者對後製處理的異同。
(Source: http://ck101.com/thread-3470384-1-1.html)
首先「國家地理攝影大賽」對後期製作的規定如下:”Only minor burning, dodging and/or color correction is acceptable, as is minor cropp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s (HDR) and stitched panoramas are acceptable…”,即參賽作品只能進行少量的色彩加深(burning)、色彩加亮(dodging)、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和適度的裁切,而大會亦接受高動態範圍成像照片(HDR)和接圖式全景照片。此外,國家地理亦禁止使用複製工具(cloning),即一般用以「執走」照片瑕疵的手法。而大會在通知筆者有關得獎的消息時,亦確曾要求筆者提供照片的RAW檔以作檢查核實,以確保得奬作品的真實性和沒有過度後製,並符合上述規定。
國家地理攝影大賽中的得獎作品: “Surrealist painting in nature” (Credit: Tugo Cheng Photography)
「Sony世界攝影大奬」的主辦單位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WPO) 也接受經過後期製作的作品,但必須列明所牽涉的修正(Images can be manipulated, however the manipulation must be clearly outlined within the image description)。其實該比賽本來就有一個名為”Enhanced”的參賽組別,主要著重創意和視覺效果,而作品都經過不同程度的加工,可算是名正言順的「修圖比賽」。而WPO在通知筆者有關得獎的消息時,亦只要求筆者提交高像素的JPEG檔作印刷和展覽用途,並無像國家地理般要求RAW檔作檢查之用,似乎對後期製作的限制相對寬鬆。
SONY世界攝影大獎中的得獎作品: “Farming the sea” (Credit: Tugo Cheng Photography)
其實「後期製作」一直是具爭議性的課題,一些人認為照片應跟現場肉眼所見完全一樣,JPEG直出才算「真實」(其實所謂「JPEG直出」也經過若干數碼處理);另一些人卻為了追求完美構圖而增減了本來元素,執走瑕疵。而去年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就因後製問題而取消了20%參賽者的資格,主席LARS BOERING更直言「一些攝影師為提升照片的美感,似乎無法抗拒對照片過度處理甚至執走瑕疵而改變了照片原貌,最終損害了照片的忠實性。」 (It seems some photographers ca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aesthetically enhance their images during post-processing either by removing small details to ‘clean up’ an image, or sometimes by excessive toning that constitutes a material change to the image. Both types of retouching clearly compromise the integrity of the image.) (Source: Time Magazine)
其實要完全否定後期製作也許是糾枉過正,就連當代大師Ansel Adams也使用黑房曝光技巧對照片作適度加工處理,可是要大幅度修正甚至改變原圖內容卻必須考慮比賽性質和照片原意,勿忘初衷。
Ansel Adams和經黑房「後製」前後的名作”Moonrise”
瀏覽更多:
Facebook: www.facebook.com/tugochengphotography
Instagram: tcy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