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有一種逃避叫「紀實」
我曾經很仰慕在槍林彈雨下的攝影師,他們走在衝突的最前線,每一張相都是勇氣。
但是在香港,現場相機的數量比抗爭者還要多,令我覺得,又不是很仰慕了。
我認識有些朋友,他們不是記者,拿起相機是他們想去抗爭,卻又不敢抗爭之下的選擇。
不用走到高牆的對立面做雞蛋,是一個冷眼旁觀,隔著相機參與某個大時代的一種方式。
美其名為社會留下紀錄,以一種中立者的身份作為保護罩,讓自己超然於難以 Take side 的衝突之上。
但其實紀錄了的影像,可以給誰去看?資訊泛濫的世界,這些影像有甚麼值得看的訊息?給予社會甚麼意義?
主流傳媒偏頗,難道一個孤身的攝影者就不偏頗了嗎?能夠拍出上帝視角的全息影像嗎?
沒有,我們都是汪洋中的一條船,自以為帶來一個新的角度,放下相機,其實要麼就充滿私心,要麼就空無一物。
我想勸我的朋友,不如放下相機,親身投入到社會改革的隊伍之中,不論是所謂前線勇武抗爭,又或後勤的和理非文宣都好;
甚至不放棄攝影亦可,但應該充實更多政治理論與學養,也要認真思考照片怎樣令人看到,然後看到了又會怎樣。
而不是拿著相機當護身符,擠到已經太擠的傳媒區,拍攝多到再沒有人需要的重覆影像,卻不考慮風險與價值。
那並不會改變世界。
相比起前線,現在我更仰慕的,是那些願意走到不起眼角落的攝影師。
他們的鏡頭不是再強化已經有的大眾印象,而是探查出種種被定型詞彙下的真相,逆反網上言論的非黑即白與以偏蓋全。
可能拍攝土生土長、不是難民、安份守紀、比香港人更愛香港的南亞裔青年人 (南亞蝗)。
可能拍攝年過六十、退休公務員、但熱心社會時事、比起年輕人更激烈反抗赤化的老年人 (廢老)。
可能拍攝認真工作、關心公益、盡公民與道德責任、投入社會運動支持改革的空中小姐 (飛雞)。
標籤、歧視、偏見,他們的「紀實」是去探求真正的事實,而不是追逐大眾喜愛的畫面,逃避複雜的理念與思辯,只求一 LIKE 一 SHARE。
我尊敬的是這些。
—
作者簡介︰P for Photography
身為一個八十後,已經是是九十後口中的老 Seafood,同時是七十後口中的廢青乙個,功德無量。不把攝影當搵食,相機賣掉賺錢比較快。
(照片由編輯所加,與本文內容無關,image credit: Wing1990hk、Nanc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