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不存在的共產主義,底片機裡的巴爾幹半島與匈牙利
地鐵站,匈牙利
在匈牙利留學的最後半年,我喜歡上了底片機。一開始只是拿著幾台拋棄式相機實驗加熱底片、泡水之後的效果,結果卻意外發現底片機呈現出來的影像,有著我用數位相機一直捕捉不到的後共產氛圍。
也許是歐洲人喜歡保留舊東西的關係,古董相機在那裡比亞洲便宜許多,我用存來的獎學金買了一台Kodak Retina,甚至在市集跟一位老闆要到了免費的Smena 8M。
共產時期保留至今的車廂,匈牙利
在一次巴爾幹半島之旅中,我嘗試用底片機拍攝這些後共產國家,包含了匈牙利、賽爾維亞、科索沃、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克羅埃西亞等。在這些戰後二十多年的國家,人們大多不願談起那些陰鬱的過往,但那個時代的空氣仍殘留在一些人與物之間,透過底片機反而一一顯影了。
背對過去也望不到未來的老人,賽爾維亞
宗教與戰後重建的縮影,科索沃
賣雞蛋的小販,科索沃
牆上象徵獨立字樣的塗鴉,科索沃
往墓園走去的女人,波士尼亞
賣水果的小兄弟象徵新生,科索沃
免於戰火的國度,蒙特內哥羅
身穿傳統服飾的街頭藝人,克羅埃西亞
穆斯林被大量屠殺的戰區,波士尼亞
街友是國家集體貧窮的縮影,匈牙利
共產時期重建的建築,匈牙利
都市貧民窟的入口有大幅可口可樂廣告,匈牙利
二戰被炸毀的建築物改建成廢墟酒吧,匈牙利
深入地底的地鐵,匈牙利
鐵幕,匈牙利
上千名猶太人曾在多腦河邊被槍決,匈牙利
當我把這些照片與故事帶回台灣,有個陌生人在我面前落淚了。照片始終可以觸碰到人心最柔軟的部分,並為我們和世界牽起了連結。歷史留下的光影,在相機面前怎樣也偽裝不了,而也唯有直視那些過往,才能讓民主在理性與感性裡重生。
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ommunismhasneverexisted/
個人網站:chaungchaung.me
Instagram: @bonlyuyu
「不存在的共產主義」攝影展於11/6-12/26在公共冊所(台北市泰順街24號)展出
————————
作者簡介:
郭家佑。曾待過臺灣、匈牙利、希臘的非營利組織,參與HBO紀錄片製作的社會工作者。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