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承載的訊息既複雜、多義且飄忽不定。

一張照片承載的訊息,就像毀了鐵達尼號的冰山一樣,你看得懂的只是它承載的訊息整體的極小一部份。其它絕大部分都是隱藏在底下,沒有經過學習你是看不見的。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以為他看得懂照片,是因為他只看到露在海面上「可視」的整座冰山的極小部分而已。可是冰山會讓鐵達尼號如此巨大的船隻翻覆,卻是隱藏在海面下的那巨大的「不可視」部分。而,影像對觀者「發揮最大作用力」的,也是那些隱藏在影像的表象之下的「隱而未現」的部分。

對內行人而言,影像承載的訊息最有趣的部分,或說,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卻是:影像訊息的表面上散發出的「可視部分」的訊息,往往與那些隱藏在表象底下的更巨大的「不可視部分」的訊息之間呈現「相互逆反、衝突」的訊息,是我們稱為「弔詭 Paradox」的關係。

也因此,在一張照片(也被稱為靜照 Still image)的固定不變的單一外表下,觀者在觀看過程的前後,同時具備著 「既是,也不是!」 的「弔詭性 Paradox」以及「多義性 Ambiguity」就成了照片做為「訊息軟媒 information soft media 」最主要兩大本質。這也是數位時代之後,影像 image 會在當代文明中逐漸驅逐文字 Word 成為最被大眾傳播媒體深深倚賴也因此佔據媒體主要篇幅的主要訊息軟媒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今天,全球跨國企業不分業種都一致的把「影像」當作他們在消費者手機上進行你死我活網路行銷殊死戰時,最倚重的主要訊息軟媒 的原因。

也因此,一張照片,在極粗淺的表象上,它具備著你憑著「做為生物的本能」就能看得懂的部分(它是),但是隱藏在照片表象底下深處極為巨大而「飄渺不定」的絕大部分訊息卻是你非得要透過不斷學習「如何解讀照片」的專業知識,方能略知一二的深奧訊息(它不是)。

我們且來聽聽,下面這兩位國際知名的攝影大師對這裡所說的影像訊息中「飄忽不定」與「深奧」「多義」的訊息的深刻體會:

在世界攝影史上對後世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美國攝影家 Diane Arbus (1923-1971) 說過:「照片是秘密中的秘密,它告訴你越多,你知道的越少。」

美國著名當代攝影大師 Philip-Lorca diCrocia (b.1951) 也曾說:「攝影是大家都認為他(不經過學習就)也能說的外語。」

這兩位大師的名言,正揭露了兩個我們一般人很難接受的事實:

「你真的看得懂照片嗎?」

沒有經過學習,你就覺得「自己看得懂照片」,其實是因為你「根本就沒有看懂過」。

 


 

這裡,讓我們先用幾個關於影像承載訊息的「二元論」角度,來淺嚐一下一張照片裡面還有哪些在你的觀看中你其實沒有接收到的真正訊息?

一、知道的 vs. 感受到的

畢卡索在1934年曾說過:「每一個人都想要瞭解藝術。他們為什麼不試著去瞭解小鳥唱的歌?為什麼他們喜愛夜晚、喜愛花朵、喜歡身邊的一切事物,卻不曾試著去瞭解它們?但是一旦面對他們想要關心的畫作時,他們就非要瞭解不可?」

曾經得過普利茲最佳評論獎的紐約月刊資深藝術評論家 Jerry Saltz (b.1951) 也說過:「藝術不是讓你理解的,藝術是讓你體驗的。沒有任何人會在聽完一首歌之後說:『我不能理解這首歌。』」

和 Diane Arbus 與 Philip-Lorca diCrocia 一樣,Pablo Picasso 與 Jerry Saltz 這兩位大師的名言,同樣的也揭露了一個我們一般人很難接受的事實:

你看不懂照片,你看不懂藝術作品,是因為你一心只想看懂它!

「對這個世界,我們一心只想用理智去理解一切,而從根本上我們極度缺乏「用感性、用心靈感受」這世界帶給我們的一切美好的態度與能力!」正是當代物質世界,尤其是受儒家思想影響極深的東亞各國「一試定終身」的科舉式教育體系為下一代國民帶來的致命毒害!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我們去美術館看展覽的經驗。其實可能包括我們自己,大部分民眾是不是一旦進入美術館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租借導覽器?或者,我們在計畫要去美術館觀賞某某著名的展覽之前,就先上網查一下幾點幾分有志工導覽解說作品,才出發前往美術館?這都是我們過往的教育把我們塑造成為「一心只想『看懂、理解』藝術品」,卻「無心、也無能『感受、體會』藝術品帶給我們感官的美好感受」的明證。

其實,每一張影像、每一件藝術作品,都兼具著讓觀者「知道的」和「感受到的」兩種互相衝突的訊息。

就像雖然我們的理智告訴我們應該是「太陽繞著地球跑」,但是我們實際生活體驗卻是「太陽繞著地球跑」一樣,不但是這個世界,連我們的人生旅程當中也都到處充斥著「表象」與「真相」互相逆反、衝突、排斥的「弔詭 Paradox」關係。

一般人覺得自己無須學習就看得懂照片,就是因為影像在最表象、最上層負載的「它是,也因此可以讓你的理智『知道』的訊息」。

但是,網路時代商人或政客「最懂得」運用影像來「穿透消費者心理的防禦機制」達成他們期待的購買或投票的行為改變,卻是從影像底層承載的讓觀者的「直覺『感受到(也因此無法防禦抵制、讓自己不受操控)』的訊息」。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的「影像訊息讀寫教育 Photo Literacy Education」課程裡是這樣教導學生:影像承載的訊息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劇情+訊息變化+事物分類特徵」,第二層是「視覺語言與其結構」,第三層是「影像語意」。

上述影像承載的;讓觀者理智可以「看懂的、知道的」訊息就是三層中第一層裡面最上層「劇情」和「事物分類的特徵」的部分。在網路、電視廣告、紙媒等大眾傳媒中可以輕易左右觀者的感受,改變觀者行為(購買或投票)的「感受到的」訊息,即是第二層加第三層的綜合性訊息。

法國文學理論家、哲學家 Roland Barthes (1915-1980) 在他 1980 出版的 Camera Lucida 的著作中把影像承載的訊息分成 Studium  和 Punctum 兩種,也是關於影像承載的訊息的二元論。其中 Studium 是指受過教育的常人用直覺本能就能理解的訊息,也就是視丘影像教育中的第一層訊息,Punctum 則是指因人而異從個人生活經驗中(Roland Barthes 的主張是過去生命中的巨大傷痛帶來的 )的特殊體驗帶來的特殊意義。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Roland Barthes 所講的 Punctum 其實就是每個人在觀看影像時,大腦長期記憶庫中所存資料與大腦從影像中汲取的訊息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也是前面所說,影像的多義性 Ambiguity 與影像訊息的「飄忽不定」(因人而異,同一個人也會因閱讀影像時當下所處的時空狀態而異)的原因。

但是我們也都知道影像訊息的多義與飄忽,並不會只來自過去生命經驗的傷痛而已,也因此比較多人使用 Intimacy 親密感,來形容因為個人生命的特殊經驗而對影像訊息產生的個人性的特殊「感受性訊息」。

事實上在攝影術於1839年誕生之前,西方繪畫史上主要的畫家對繪畫的價值判斷基準的主流都處於「畫得更像眼前所見的現實景象」,也就是「代替觀者看見」「讓觀者的理智知道」的狀態。但是攝影術誕生後,畫家開始感受到攝影術在「更逼真、更像」的角度上可以完全取代繪畫,也因此在一些思考能力比較強的畫家的帶動下,才逐漸發展出不是畫得更像而是「畫得讓觀者有深刻印象、感受」的印象派繪畫。

二、光學性訊息 vs. 化學性訊息

銀鹽影像時代照片是做為父親的光學與做為母親的化學,生出的兒女。照片承載的訊息中,當然同時包涵了來自「光學現象特性」與「化學的物性」帶來的訊息。

即便是「數位攝影」時代(其實「數位攝影 digital photography」是以訛傳訛的不正確名稱,應該是「影像數位化技術」才對),影像仍然來自「光學成像」,而且只要影像需要耐久保存,最終影像仍然需要用化學染料(噴墨的墨仍然是染料)將影像用化學物質的狀態呈現在紙張或其它金屬或塑料的材質上。

也因此,即便科學再怎麼進步,銀鹽影像和數位影像,其實都是「光學現象特性」與「化學的物性」的結合,本質上是沒有多大改變的,唯一改變的只有在攝影過程中,在影像的「物性轉換」(從光學影像轉換成化學影像或者是電子訊號)上有所差異而已。

影像承載的訊息中非常獨特的「變形 Distortion」「鬼影 Ghost image」因為失焦或景深控制而來或者因為慢速度快門而來的「模糊 Blur」等等,都是來自「光學上的異常」。

而「粗粒子」「高反差」「正沖負」「負沖正」「色調分離」「拍立得影像」「氰版攝影Cyanotype」全都是來自「化學物性」的異常。相對的,「分階影調控制系統 Zone System」則來自作者對影像「化學物性」的極致追求所需的技術控制。

三、視覺性 vs. 攝影性

一張照片既是為了讓觀者(視覺)觀看而有的,同時又是一個光學父親與化學母親的結合而生出的「在紙張上承載著化學物料」的「物件 Object」。也因此一張照片承載的訊息當然包涵著「視覺性訊息」與主要來自影像最基本單位的銀粒子或染料的化學特質加上光學成像時帶來的光學特性所綜合形成的「攝影性訊息」。

「視覺性訊息」是因著觀者觀看照片時,從觀者視覺處理訊息機制而來的特有訊息,與形成影像所需的光學現象與化學物性無關。完形心理學的各樣理論與群化原理討論的都是這方面的議題。

美國知名攝影家 John Pfahl (b.1939)最早期成名的 Altered Landscape 系列的作品就是最典型的以完形心理學的各種視覺群化理論做為他創作思考的泉源的著名範例。

美國知名女攝影家 Sandy Skoglund (b.1946)從成名作的 Food Still Life Series 開始同樣也是從完形心理學裡面討論的各樣視覺原理出發進行思考的創作。

世界攝影史上重要的美國攝影家 Harry Callahan (1912-1999)畢生對攝影表現的種種實驗主要都在影像的「視覺性訊息」(早期的絕大部分作品)與「攝影性訊息的光學訊息」的變化中進行實驗。

同樣在世界攝影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 Andre Kertesz(1894-1985)  的作品也比同時代的其他攝影家更懂得在影像的「視覺性訊息」進行思考。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的「影像訊息讀寫教育PLE」第一階段的「影像中的視覺語言系統」主要就在訓練同學在日常生活的觀看中,「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能力。 這三部影片顯示的就是同學在這個階段的初步學習成果。

「攝影性訊息」即是前述「光學性訊息 + 化學性訊息」以及做為一個視覺物件的「物件」本身而來的綜合性訊息。

法國女攝影家 Sarah Moon (b.1941) , 美國攝影家 Joel Peter Witkin (b.1939) , Jerry Uelsmann (b.1934)都是在影像的「攝影性訊息」上進行思考而成功的例子。

目前正在上海展出,明年也要在日本三個城市展出回顧展的世界知名裝置藝術家 Christian Boltanski (b.1944)  以及台灣知名當代藝術家的陳順築(1963-2014)都是善用做為「視覺物件」的既成影像 found object 為創作元素 motif 的典範。

現代影像文明的先知與開拓者,曾在Bauhaus 任教的匈牙利學者 Laszlo Moholy-Nagy (1895-1946)早在1932年就說過:「攝影的知識和字母一樣重要,未來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懂得拿相機當筆用的人。」

打從2010年代開始,攝影已經進入「攝影4.0版時代」了。

「攝影4.0版時代」其實就是Laszlo Moholy-Nagy  先知在將近100年前預言的「拿相機當筆用的時代」,就是「人人拿影像當文字使用的時代」,更是「如果你不想成為當代的『文盲』,你就得趕快學習『攝影的知識』的時代。

2018年今天,是否擁有豐富深刻的「攝影的知識」不但會嚴重的影響你「影像作文」程度,在如今「影像已經成為主要訊息軟媒」的時代,「攝影的知識」甚至像會不會簡單的加減乘除的算數一樣,對人們是否能夠正常生活都會產生的巨大作用。

「攝影4.0版時代」早已經不是「腦袋空空拿著相機上街拍照,就以為自己是在『進行攝影創作』」的時代了!

「攝影4.0版時代」也早已不是「會操作 Photoshop 會放大、輸出、印製一張張美美的照片,就以為自己是在『進行攝影創作』」的時代了!

即將快要到來的「攝影5.0版時代」很可能就是機器人已經會「取代你」操作相機、打光、整理照片,挑照片,輸出照片,裝裱照片的時代了!在這樣的「機器人+人工智慧+大數據」的時代裡面,一切你在短期間就可以學會的操作性的程序,用簡單的視覺可以進行判斷的工作,應該都是機器人可以取代你,你也毫無參與機會的工作。

身處「攝影4.0版時代」同時預備著自己未來應該如何面對「攝影5.0版時代」,你能夠不被機器人取代的唯有「像一顆種子長成大樹」那種「創造力」,而「創造力」全然來自你的「思考力」與「消化力」!

亦即,如果你想要更瞭解攝影,在攝影領域中有所發展,你必須清楚知道你的「影像創造力,影像書寫能力」全然來自你的「影像思考+思考影像」的能力。「思考影像+影像思考」能力,一直都是視丘攝影藝術學院從2000年開始就在「影像訊息讀寫教育 Photo Literacy Education」對學生進行的主要教育目標!

而你在影像創作與影像書寫領域的思考力,全然來自你對「攝影的知識」的整體架構理解程度的深入與廣泛與否。

世界知名三位人像攝影家的比較

最後,我們不妨拿三位在世界攝影史上同樣佔據重要地位的知名攝影藝術家來看看,什麼叫做「影像思考力影響了你的影像創造力」!

Irving Penn (1917-2009)

Arnold Newman (1918-2006)

Yousf Karsh (1908-2002)

我建議你不妨先在網路上先蒐集三位攝影藝術家的作品,越多越好。最好每一位的作品都各有上百張的數量。

然後把蒐集來的作品用你目前所能理解的程度,用「光學性訊息的變化」、「 化學性訊息的變化」、「視覺性訊息的變化」 、「攝影性訊息的變化」、「理解性訊息」、「感受性訊息」等資料夾來分類。

然後,再在電腦螢幕上就這三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交叉比對。

之後,請試著回答下面這幾個問題。

1/ 是誰讓你在他的作品中看見千變萬化的創造力,而又是誰的作品讓你「只能看見」嫻熟精緻的影像品質的講究,在影像的內涵上,卻很難看見他的創造力?

2/藉著在「影像的視覺性訊息上變化」的思考帶來的影像創造力,你覺得哪一位比較強?

3/藉著在「影像的攝影性訊息上變化」的思考帶來的影像創造力,你覺得哪一位比較強?

4/是哪一位讓你在他的作品中看見「影像的視覺性訊息上變化」與「攝影性訊息上變化」之間的平衡感比較強?

5/就整體而言,你覺得在「影像的視覺性訊息上變化」著力思考和在「攝影性訊息上變化」上著力思考,那一種思考更能帶來「影像的創造力」?


作者介紹

吳嘉寶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1985・中華攝影教育學會1989創辦人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網站:www.fotosoft.com.tw
個人簡歷:http://www.fotosoft.com.tw/teacher-wu/teacher-wu-1.htm

《你真的看得懂照片嗎》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