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興起「10 Year Challenge」熱潮,網民紛紛上載十年前後的照片作對比,並加上標籤「#10YearChallenge」。但在網民們玩得樂此不疲的同時,美國科技專家 Kate O’Neill 懷疑活動是 Facebook 暗中推波助瀾,用以收集面部數據,研究人在老去時的面部變化,並訓練有關年齡特徵的面部識別演算法。

也許有人會反駁說,網民只是用多年前已上載到 FB 的舊照片跟新照片合併,照片資料早已被 Facebook 掌握,再次上載也沒有吃虧吧。但 Kate O’Neill 認為,用戶在上載照片時未必按照時序,但有了「10 Year Challenge」,就能將前後對比照片的相距年份限制在 10 年,分析數據時就更加方便;而且也有人會用寵物、卡通等圖片代替自己的照片作為個人檔案照,現在就可以吸引人上載一些新的照片擴大數據庫了。

Kate O’Neill 指出,面部識別演算法的用途廣泛,例如方便向目標客戶投放廣告、發佈輿論、評估保險受保人的健康風險、讓政府追蹤罪犯甚至是沒犯罪的抗議者。此外,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 Amy Webb 也分享了類似的看法,她認為「10 Year Challenge」有助 Facebook 訓練系統識別面部的微小變化。

Facebook 發言人則回應說他們沒有發起過「10 Year Challenge」,活動是由網民自發的,而且 Facebook 也沒有從中收集數據。

面部識別演算法是否沒有好處呢?不是。Kate O’Neill 提出,技術有助找回失蹤的孩子,例如印度新德里警方去年將面部識別演算法套用在 45,000 個小孩身上,發現當中有約 3,000 個是之前報稱失蹤的。Kate O’Neill 強調,無論「10 Year Challenge」背後的起源或意圖如何,用戶都應該更加了解他們分享的數據會被怎樣使用。

關於「10 Year Challenge」的起源,據 Know your meme 的資料,在氣象學家 Damon Lane 於 1 月 11 日貼出對比照之後,遊戲便開始醞釀成席捲網絡的熱潮,而且最起初的版本稱為「How Did Age Hit You Challenge」,後來才演變成「10 Year Challenge」。

Damon Lane 的對比照:

不少明星名人都有參與遊戲,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貼出照片:

張繼聰 @louischeung2013

陸浩明 @lukhoo

馮盈盈 @crystalfyy

Ellen DeGeneres @theellenshow

Tyra Banks @tyrabanks

也有網民分享自己驚人的變化:


圖片來源:gigiesguerra/twitter

除了貼出照片以示歲月不饒人/自己仍然青春美麗之外,也有一些另類玩法,例如藝人森美說不用等十年,只是梳洗前後已經很大分別了:

也有組織用以關心環保議題:


圖片來源:Greenpeace Indonesia @greenpeaceid 


圖片來源:Greenpeace Indonesia @greenpeaceid 


圖片來源:Nivic Aun

讀者看到文章的時候也許已經玩過「10 Year Challenge」了?不少網民都認為專家的意見不無道理,不過為了好玩也沒理會太多了,而且如果真的那麼害怕成為 Facebook 收集數據的工具,不如連 Facebook 都不用就最安全。也有網民說現在有了美圖 app,多數人的 2019 年照片都不是真的,所以不怕 Facebook 計算他長了幾多道皺紋呢。

如想了解更多,可瀏覽 Kate O’Neill 發表的原文

延伸閱讀:

中國最新技術以「步態識別」系統監控人民,即使看不到人臉也可辨別身份

中國現有 2 億個監控鏡頭進行「社會信用評級」,成為世界上首個「數字獨裁」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