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森林般的住宅區,不少是公營房屋,而且極度擠擁。雖然香港在國際上甚有聲譽,但是 700 萬人口裏有近一半人住在受資助房屋內。

香港主權由英國轉移到中國十五年了,香港人對此討論甚多,而最近一輯名叫「Hong Kong—In China’s Shadow」,刊出於《國家地理雜誌》、受訪於《紐約時報》等,受到注目,而我們榮幸地邀請到該名攝影師 Mark Leong 進行訪談。攝影師出生於美國加州,自 1989 年起前往北京拍攝,作品泛見於多份報章雜誌,經驗豐富,這篇訪問正是希望了解他作為「外來者」,為甚麼會對這個攝影題材感到興趣,而他的看法又是甚麼。(由於我們是以英文對答,以下內容為有關之翻譯)

在主要賽馬日前,大批善信前往黃大仙祠求福,而每日遊客也逐漸增多,主要來自內地,成為來港購物、買樓與旅遊的另一分支。

問︰你曾居住在香港嗎?對香港感覺如何?

Mark︰我從未成為正式的香港居民,但在過去二十年,我因為在中國工作,所以曾在香港往返逼留。這些經驗就像我對香港的感覺,她像一道東方與西方之間的通道,實用主義地混合了國際與本地的氣質,感覺上在這地方甚麼事都可以發生。

這個有鳳凰翅膀的龍紋身,是香港社團「新義安」的圖案,據稱他們全港有 25,000 名會員,而部份則從事合法行業,如的士及小巴等,以減少組織的犯罪成份。

每年香港人的六四晚會,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有言論自由,但投票權卻被限制。

問︰你為甚麼定下攝影主題為「Hong Kong—In China’s Shadow」(在中國陰影下的香港) 呢?

Mark︰過去香港的個性是來自於不同力量之間的較勁︰舊時代與超現代、中國與西方、主流與非主流等,這些力量抗衡之餘卻又有組織地呈現,以明文或不明文的方式構成了制度與平衡。但現在中國已經接管了香港特區,同時她自己也擠身了世界強國,因此對香港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改變了很事情例如房地產、人民對政治的訴求、黑社會的改變等等。我的想法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去深入了解到底香港改變了甚麼。

節奏急促、低稅率、少限制、與內地巿場接壤使香港成為最好賺錢的地方,匯豐亞洲總行也建於這裏。

全球居住成本最貴的地方,有些低下階層需要到天台建棚找個棲息之所。

問︰你覺得香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怎樣?

Mark︰當我在 1989 年第一次來香港時,很清楚地香港人是有強烈的優越感,即使到了 1997 年回歸時,香港人依然感到自己是現代都巿人,而內地則像「鄉巴佬」。但今日上海、廣州及北京等地越趨開放、發展迅速,中港之間貿易與旅遊頻繁,而內地富人更像超越了香港人。所以很多香港人感到不安,一方面雖自覺 (公民質素) 較成熟,但經濟上卻要依賴對方。也因此產生了很多怨氣,例如醫院床位問題、D&G事件和地鐵車廂進食事件等。

這裏大堆閉路電視,正監察著重慶大廈的內部情況,很多外國商人在這裏買賣,如也門、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等,在購買中國產品然後運回本國。

在商舖背後的小巷。香港的經濟發展令北京滿意,但香港強烈的自主意識令他們在意,而且看來沒有消褪迹象。

或者最大的原因來自恐懼。在中國,只有部份年輕人隱約聽過 1989 年的天安門事件,但對香港人來說,每年的六四紀念活動是年度大事,他們看著那些舊照片,也會擔心終有一天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2003年二十三條立法時,香港人的反應非常大,即使事件在九年之後,你仍可以在街上偶爾看到反23條的貼紙或 T-shirt。同時間,中國政府在接管這個稍為褪色,但依然有光輝的城巿時,都不想在國際間丟臉,而同時這地方就像是「民主實驗室」,觀察他們所恐懼的民主「病毒」情況。所以過去的規則與平衡,在今日面對不少衝擊。

受香港導演所愛的霓虹招牌區,卡拉OK、按摩院等常常是警匪槍戰的場景。黑社會在這裏保持低調,專營敲詐勒索和放高利貸等。

跑馬地賽馬的大贏家是馬會及裏頭的精英,他們甚至可以進入禁區及擁有馬房。馬會是全港最大納稅者,控制住合法博彩業。

問︰你最喜歡哪一張照片呢?

Mark︰我真的喜歡這輯作品,因為香港是個奇妙而有豐富性格的城巿,所以我有多張喜愛作品,甚至一些還沒有發佈出來。我最喜歡那個在 Chanel 買錶的作品,很典型的香港經濟形象,同時在拍攝時剛巧另有人的自動對焦燈打在那男人面上。另一張則是街頭藝術家那張作品,因為看起來很漫畫化,但當你仔細閱讀他身上的便條貼,會讀到很多嚴肅而具勇氣的句子。

奢侈品的需求帶旺了香港經濟,一名準買家正在試戴 Chanel 一款新手錶,售價為 6,000 美元。現時主要客源都來自內地。

街頭的藝術家,表演於六四事件22周年,身上的標貼都關於民主與自由的訴求。

問︰你未來有甚麼攝影計劃?

Mark︰我會繼續在中國拍攝,因為在那裏我有一個關於 consumer life 的長期項目;另外我計劃去亞洲其他地方,包括東南亞,及看看能否到印度,因為在那裏會看到與中國發展模式截然不同的對比。

延伸閱讀︰

Hong Kong—In China’s Shadow

In Post-Colonial Hong Kong, Finding Whimsy and Menace

Mark Leong 的個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