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uiko 42mm f1.7

這顆鏡頭前面的 G,代表了他是七片的鏡片結構。(Olympus 鏡頭標示原則:E=5, F=6, G=7, H=8, I=9; J=10, K=11)

G.Zuiko 42mm f1.7 這一顆大光圈鏡頭被用在幾台早期 Olympus 的 RF 機身上,包括最早的 Olympus 35 LE (1965)、Olympus 35 LC (1967)、Olympus 35 SP (1969),這三台大約都間隔兩年的期間。

先岔個題聊一下,事實上 Olympus 在 1960 年就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全自動曝光 (快門先決) 的相機 Olympus Auto Eye,因為提供了快門先決的全自動曝光,所以就沒有提供拍照者控制光圈的鏡頭光圈環,鏡頭是 D.Zuiko 45mm f2.8。


接著過了五年後的 Olympus 35 LE,依舊是自動曝光的機種,不過更進化了,35 LE 完全沒有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設置的環,是一台全自動程序曝光的相機,同時搭載的鏡頭也升級為更大光圈的 G.Zuiko 42mm f1.7。(上圖 35 LE 來源:Olympus)

經過兩年推出了 Olympus 35 LC,在 Olympus 官網的介紹中,只有在年表的地方被提到,連一頁單獨的介紹都沒有,LC 和 LE 的差別,主要在於 LC 的測光是輔助的功能,機頂和觀景窗內可以看到測光指示,鏡頭上可以手動設定光圈快門,LE 和 LC 的當時售價是相同的 22800 日元,鏡頭也都是使用 G.Zuiko 42mm f1.7。

最後一台 1969 年推出同樣使用 G.Zuiko 42mm f1.7 的 Olympus 35 SP,這款被稱做 RF 七劍之一的相機,基本上就兼容了 LE 和 LC 的曝光操控,既可以讓相機自動曝光,也可以手控曝光,同時他也是日本首款能夠使用點測光和平均測光兩種測光模式的相機,其名為 SP 即代表點測光 (SPOT),35 SP 當時售價是 24800 日元,35 SP 也是二手市場較常見的機種。

談談 Olympus 35 LC

為什麼 LE 既然已經是全自動曝光的機種,還要做一台 LC 呢?一來,早年的測光技術並不強大,除了 LE 和 LC 都是採取外置 Cds 元件進行測光,也只能做到平均測光,所以把測光表做為參考,讓有經驗的攝影者自行調整是一個比較平衡的選項,這是我認為會在 LE 之後做一台手控光圈快門的 LC 的原因;加上 35 LC 不用電池也能讓快門與光圈做動,基於長久使用的收藏價值來說,不用考慮電池的適用度或者日後也可能發生測光元件老化不準等等的問題,只要你有基本的測光觀念,一台 Olympus 35 LC 可以讓你用很久很久。

另外,機身的設計十分簡潔,所有的設定都在繞著鏡頭的那幾圈,而相較於 70  年代的日系小巧 RF 機身,Olympus 35 LC 擁有又大又明亮的觀景窗,疊影清晰,對焦的環多了一支方便你調整對焦距離的把手,如果裝上電池,除了觀景窗內可以看到測光的指示,機頂同樣也能看到,泛焦拍攝的情況下其實是很方便的 (因為可以控制光圈,又可以不用透過觀景窗就看得到測光是否正確),再加上整體握持的手感也不賴,官網遺漏了他我實在有些不解,因為對我來說,我選擇 LC 的機率會高過 LE,如果以這兩款規格相近的機身來做抉擇的話。

Olympus 35 LC 主要規格

鏡頭: G.Zuiko 42mm f1.7 (七片五群)

測光元件: CdS,置於鏡頭前方,需要請相機測光時按下機背的鈕,未按下時測光是不做動的,省電!


快門速度: Copal-X,B、1 ~ 1/500 秒
自拍器: 有,跟 LE 的自拍器設計不同,LC 的自拍器是做在鏡頭上的
感光度: ASA 10-800


對焦方式: 疊影對焦
閃燈同步: PC 孔及熱靴

電池: 1.35V 的 PX625,通常現在都以 1.5V 的同型電池代用之


體積重量: W 138 mm x H 81 mm x D 70 mm,660 公克
(規格參考來源:Oly35LCCamerapedia)

原文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