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軒尼詩道

編按︰「香港舊照片」這個 Facebook 專頁自去年八月成立至今,已經有超過四萬 fans,增長相當迅速,而且當你進入專頁,會找到很多有趣的舊照片,除了質素很不錯的香港昔日景色外,也有不少日常生活的趣味照片,更有一些是會員們投稿的作品,相當吸引。近日專頁還開始了「舊照片地圖」,相信會是另一個很有趣的項目呢,我們邀請了版主進行以下訪談︰

 

問︰「香港舊照片」專頁成立的目標是甚麼呢?現在達到了嗎?

答︰「香港舊照片」專頁為了普及香港歷史而設,鑒於現時本土歷史教育嚴重不足,無論殖民地前後,我們對中國歷史及世界歷史的認識遠多於香港史,若果不清楚香港過往的發展,例如何謂香港的核心價值,便無從得知。我們相信普及本土歷史的仍很漫長,但我們會朝著目標,努力奮進。

 

1980 中銀大廈

 

問︰為甚麼會想到成立這個 page?有沒有擔心過不夠舊照片呢?

答︰網主自二零零六年已經搜集網上舊照,後來面書愈來愈流行,甚至有專頁的出現,與其讓舊照留在硬碟,不如拿出來與公眾分享吧。最初有想過照片短缺問題,後來不同網民先後捐贈數以千計的舊照,暫時沒有照片短缺的問題。

 

七十年代.遮打道天橋

 

問︰哪一張 / 幾張舊照片,你最喜歡?為甚麼?

答︰我比較喜歡第一至三代天星碼頭的照片,因為它見證了香港填海的歷史,市民交通習慣的變遷。第一代的天星碼頭於二十世紀初建成,渡海人數較少,設計也較簡陋,頂部只是由禾稈草搭成;隨著交通發展,第二代天星碼頭也改頭換面,變成維多利亞式牌樓建築,以鋼鐵製作頂層;第三代天星因填海緣故北移至大會堂旁邊,以簡單實用為主,但大鐘卻成了碼頭的靈魂。現在第四代用了第二代的復古建築,但總不如昔日的美,而碼頭亦離遠中環商業核心,亦象徵了渡海小輪由重點交通工具變成消閒用具,渡海的重任已經交由港鐵及海底隧道了。

 

七十年代.舊天星碼頭

 

問︰有甚麼魅力,是舊香港擁有,而新香港消失了呢?

答︰鄰舍關係。昔日公共屋邨的設計有助培養緊密的鄰舍關係。學生不必跨區上學,放學後便可在屋邨的遊樂場與朋友享受快樂時刻,肚子餓了便可在邨內的士多購買食物;家庭主婦可在邨內街市購買蔬菜肉類,在雜貨店購買日用品;祖父母一輩在樓下的公共空間即可找到同齡的友伴聊個不停,所有生活上、情感上的需要,都不假外求。現今人與人的密切關係消失了,我們上次跟鄰舍打招呼或聊天是何時呢?我們現在沒有公共空間的概念,大抵我們離家後,踏進熙來攘往的商場便以為是公共空間了。

 

1972 山頂爐峰塔

 

問︰專頁已成功吸引了好幾萬人,你認為發展的要素是甚麼呢?

答︰最重要是特色。舊香港包羅很多東西,建築、民生、娛樂、飲食、人物等,而我特意選擇建築照片作為主要的上載對象,裡面包含了建築物的美感,例如昔日港島半山多有歐陸式建築,而其他住宅區則多有廣式唐樓建築,形式中外庶富的對照。反之網民對昔日偶像照片的好惡比較名顯,為了兼顧美感及覆蓋面,故集中上載舊建築照片,並以民生照片為輔,希望在網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本專頁特意按地區歸類舊照,方便查閱的時候,能夠因類檢索。部份照片較多的地區,例如中區,更按年份加以區分,俾能便於網民翻閱,探視舊香港。

 

1958皇后戲院

 

問︰你本人喜歡攝影嗎?喜歡拍攝甚麼呢?

答︰我的攝影只屬入門級。昔日家住中環,有時間也會拍攝些中環舊建築物,例如荷里活道警察宿舍、永利街舊樓等,反而因旅遊拍攝的照片更多。

問︰關於這個專頁的發展,你未來有沒有甚麼展望?

答︰我們剛剛開設了「香港舊照片」地圖版,網民可以透過點擊地圖知道舊照片的位置,或者透過地圖檢索舊照,希望呈現昔日的香港版圖。長線而言,我們正籌備網站,希望稍後時間可以跟網民見面。

 

香港舊照片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oldhkphoto/

「香港舊照片」地圖版︰http://www.panoramio.com/user/oldhkmap (地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