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佛國-印度之行
印度的披風很好看,層次感豐富,突然想起GundamOO的斷臂Exia,原諒我很毒。
看到這畫面便立即舉起相機,沒有時間讓我猶豫,連放大都沒有就按下快門,能準焦實屬僥幸。
粗框Buddy。
到達泰姬陵所在的Agra市,在車上隔著玻璃拍。
車站。
在酒店放下行李後便向泰姬陵出發。
真真正正的人山人海。
老實說,我覺得泰姬陵有點名過其實,沒有想像般宏偉,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人太多影響了心情。
天氣雖不算完美,但有陽光其實已經要感恩。
花費二十多年時間,動用兩萬人力去為一個女人建造陵墓,既浪漫又侈奢。泰姬陵是在一個水利失修、飢荒不斷、民不聊生的時代裡誕生,充份表現了封建制度禍害,在我們讚嘆泰姬陵的美麗時,請別忘了它間接害死了多少人。
隔天的晚上從New Delhi坐飛機回港,早上在Agra市內遊走。
又去了一個火車站,但一直都等不到火車。
艷藍。
菜市場眾生相。
記得中學時曾經有位同學以為「眾生相」真的是一張眾生的照片,結果在寫作文時弄出了笑話,被恥笑了很久。
你最近還好嗎?
匆匆七天,其實沒有什麼體會,但還是想說點我對印度的看法。
作為金磚五國之一,印度有著僅次中國的龐大人口和遼闊的國土,無論現在抑或將來都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可這次並沒有在高樓林立的Mumbai和New Delhi逗留很久,並沒有看到印度繁華的一面。
印度的貧富差距問題(在數字上)比中國要好一點。堅尼系數是量度收入差距最常用的指標之一,數值在0至1之間,0為最平均,根據World Factbook的資料顯示,印度在2004時只有0.368(只能找到04年的囧),而2012年的中國則是0.474,實在難以想像。直到二十一世紀,印度人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階級觀念,因為種姓制度的關係,很多時候只要看姓名就知道對方祖先的階級、職業,而這亦體現在印度的婚姻制度上。
家族安排式的婚姻在印度很普遍,我這次參加的婚禮也不例外,極度著重門當戶對,夫妻之間的戀愛往往是婚後才開始。在我們眼裡可能覺得很不尋常很難接受,但對當地人來說卻是理所當然的事。
現在的印度大概就像剛開放的中國一樣,普遍國民的生活環境都不是太好,到處都沙塵滾滾,活在貧窮線下的人更是多不勝數。這次我經常在街上拍攝,接觸了很多當地人,雖然語言不通,但從他們的笑容裡,我深深感受到那份單純的善意。不知道這是否和當地宗教有關,印度人給我的感覺都很樂天,很好客,街拍過程都很順利,我自已也很投入。
然後食水的問題相信大家也略有聽聞,印度的食水極不衛生,外來人的身體絕對受不了,我們在印度的一星期除了洗澡外都只用樽裝水,拉肚子事少,寄生蟲和肝炎菌事大,還好樽裝水的價格沒有很貴(以當地物價來說其實很貴了)。對活在發達國家的我們來說,清潔的食水是垂手可得之物,又何曾為作為人類生存最基本的要素的水而擔心過?能生在香港,實在不知前生做了多少好事。
最後附上太鼓裡的天竺2000,曾經是我最喜歡的2000之一。
那麼,印度之行就到此為止,這次文字欠奉,希望相片能搭救,請期待之後的更新。
──────────────────────────────
作者簡介:
Crusade.
末代會考生,現留學英國。
Facebook 專頁︰http://www.face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