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將製造出超薄又節能的瞳孔式光圈
2014 年 6 月 24 日
光圈是相機最基本的結構之一,透過放大與縮小來控制進入的光線量及景深,而現時的鏡頭主要都是以多塊光圈葉製造光圈,但在物理上例如厚度或是光圈形狀等,都受光圈葉片所影響。來自德國 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研究團隊最新的發明,他們製造出一種「化學光圈」代替「物理光圈」,所帶來的變化可說非常厲害。
其原理就是使用一種名叫 PEDOT 的化學物料,夾在兩塊鏡片之間,由於其特性是「電致變色」(electrochromic),即是通電後就能夠改變顏色,以容許或阻擋光線通過,因此透過適當的設計,就能夠變成可隨意擴大縮小的「瞳孔式光圈」。
有甚麼好處?
這個發明的厲害之處,在於設計上可以容許更薄的光圈,例如現時的版本僅有 55mm,比起市場上任何光圈都薄。而且要自動改變光圈大小,所使用的電量亦更加低。還有一個有趣的「副作用」,就是不少人所追求的「完美圓形散景」,或會這樣實現出來。
有甚麼缺點嗎?
以目前開發的情況而言,最困難的問題,據稱是有關物料沒有足夠好的不透明度,以及相對較長的轉換時間。不過這種科技仍是很值得期待,要找到足以取代現有物理光圈的電致變色化學物質,科學家們還是相當樂觀的,而且這種技術最有可能應用下來的,或許就是大家最常用的智能手機啊。
想了解更多,可以詳看「Integrated electrochromic iris device for low power and space-limited applications」
熱門文章

婚禮攝影師拖欠 20 名新人照片最長兩年,在電視節目被追討時反恐嚇客人

黑暗的生態攝影!?分析擺拍小動物的殘酷真相

[新手攝影50篇]甚麼是焦距?

俄羅斯攝影師影像紀錄,日本關西最大紅燈區「飛田新地」的街景實況

[讀者投稿]Lightroom日系菲林調色(一) + Preset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