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真的得到了外星科技嗎?初試 dp2 Quattro
近年Sigma接二連三推出規格、質素很厲害的器材,好像是媲美Carl Zeiss Otus的50mm f/1.4 DG HSM Art、規格破格的18-35mm f/1.8 還有外型奇特並標榜Foveon X3 Sensor的dp Quattro。究竟Sigma是否真的如網民笑說一樣得到了外星科技?這次我們從代理借來dp2 Quattro相機,看一看他的實際表現如何。
筆者上一次試用Sigma相機,已經差不多是兩年前的事。當時測試dp2 Merrill的結論是「它是一把盲俠用的劍」,所有的操控都會讓你很氣憤,但操控得宜卻會發現它威力無比。事隔差不多兩年,我們看看新一代的dp系列進步究竟有多大。
在這次測試當中,我沒有從很科學、數據化的方式去量度這部相機的表現,測試的過程也沒有很嚴謹,沒有用腳架也沒有確保每張照片設定絕對一致,這些留待其他的測評網站去做好了。反而這次測試最著重的,是筆者在實際應用上覺得這部相機的優點和不足,當中難免會有主觀的成份,大家當參考多一個用家的意見就好。
此外,這次測試筆者主要用 D800 配 AF-S 24-70mm f/2.8跟dp2 Quattro作比較。這本來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比較,一個是單反,一個是便攜相機,兩者體積重量相差甚遠,價格也差不多相差四倍… 這兩部相機本來就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這樣比較只是想顯示dp2 Quattro的影像質素究竟達到今天攝影科技的什麼水平。
1. 一般拍攝環境
我們先以閃光燈光源作比較,在縮圖下,dp2Q並沒有怎樣佔優,畫面出現了輕微的鏡頭桶形變形、暗角,自動白平衡偏綠的問題。但這些都不是大問題,因為都可以輕易透過後製解決。
但當畫面放大在100%檢視時情況就不一樣了。由於dp2Q跟D800的解像度存在差異(dp2Q 1900萬像素,D800 3600萬像素),我們先將dp2Q的檔案放大到3600萬像素再作比較。雖然dp2Q的檔案已經預先放大了90%,但dp2Q的銳利度竟然依然明顯比D800為高?!
等等,這會是dp2Q預設的銳化度較高的原因嗎?我們嘗試將D800的檔案用Photoshop提高銳利度再作比較。在這情況下,我不敢說誰的解像度較高,但最起碼也平分秋色吧!(在Bayer結構的D800,文字邊緣出現了一點偽色?)
再看看微距拍攝的情況。dp2Q的最近對焦距離是28cm,最近距離的拍攝情況大概就是這樣。此外也可以發現同樣在f/6.3下,APS-C的dp2Q景深較全片幅的D800為深。銳利度的情況跟之前的例子大概相同。
再來一張日光下的比較。可以發現在自動白平衡下dp2Q的色彩取向跟D800明顯不同。
稍微調整一下dp2Q的Raw檔,顏色有比較相像吧。
在100%檢視下dp2Q高銳利度的優點便變得很明顯。
另外一個很常聽的說法是Foveon X3 感光元件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色彩還原度,對於這點筆者沒有絕對的認同,或許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Foveon X3可能真的有優勢,但在測試期間筆者還沒有遇過,在大部份情況下也沒有讓我有很驚艷的感覺。有興趣的話,自己比較一下上圖哪張是D800拍,哪張是dp2Q拍。
2. 低光拍攝環境
低光的拍攝環境並非dp2Q的強項,在ISO 800畫質還算堪用,一達到ISO 1600,畫質便有非常明顯的下降。像是上右圖,即使是縮圖也可以看見地上出現非常明顯的偽色色塊。所以在正常的情況下都不用考慮把ISO開超過800。
由於單反比較容易抖,而上圖拍攝時又沒有腳架,拍攝這張照片是我不得不把D800的感光度調高一級到ISO1600,但D800的畫質依然比ISO800的dp2Q純淨不少(上圖是50%檢視)。
此外,雖然dp2Q的對焦速度比以往的DP系列略快,但在低光下對焦速度依然是極慢,也不甚可靠。上圖我想我先後對焦對了五、六次才成功,每次也花你好幾秒,而且最後也沒有很準確… 所以,不要奢望用dp2Q來做低光抓拍了,除非你是失焦的抽象派 XD。
話雖如此,我並不覺的dp2Q並不適合在低光的環境拍攝。我也搞不清那是偏色、不準確的白平衡還是什麼,dp2Q在低光下卻實有一種很特別的發色,之前測試的DP2M也有相類似的情況。我不知道這偏移的發色是好事還是壞事,我只知道我喜歡這種顏色啊!(下面照片帶點瘀黑,是現場使用了低顯色度燈光的問題)
3. 相機操控
dp2Q 奇特的外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據說這設計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要將發熱的電池遠離感光元件。這個我不關心啊,反正你的高感光度沒有做好,做好了採用這個做廣告宣傳的賣點吧!不過機身以鎂合金打造,造功不俗,雖然相機並不重,但使用時感覺實在。
雙轉盤的設計。雖然按鍵和菜單的邏輯跟主流的做法有點不一樣(通常是用轉盤選擇主選單,按確定,再用轉盤選擇次選單;它是前轉盤選擇主選單,後轉盤選擇次選單),但用慣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機頂附有標準熱靴,可使用自家TTL的閃燈,也可使用其他標準熱靴的閃燈。
據說dp2Q 奇特外型的另外一個目的是為了提升相機的握感,但這實在是我用過握感最差的相機!除了各銳利的邊角長時間握起來會有點刺痛,很多設計上的細節也讓我很費解,好像是單手不能開機。
又或是單手不能看照片。
我的手不算大,平時別人覺得握位不夠長的相機我都覺得還蠻好。但這一次!你看我扭曲的手指便知道那奇怪的造型讓我不知道怎樣擺放我的手指。
這又是一個奇怪的設計,記憶卡插槽的蓋子使用軟膠做的,不好開之餘,日子久了也容易鬆脫。記憶卡插槽放在右邊,也是告訴大家使用L型快裝板就不要換記憶卡喇!相機的儲存速度也是一個問題,拍攝RAW檔要儲存好幾秒鐘才能拍下一張。
以今天的標準,這個屏幕也是不及格的。很容易出現在相機看起來銳利,在電腦看才發現模糊的情況。
電池的續航力比上一代有明顯的進步,但在實際應用上還是有點勉強,一整天拍攝的話最好還是帶兩顆電池。
後製又是另外一個大問題。Sigma為 dp2 Quattro 推出了Sigma Photo Pro 6,本身軟件的界面、功能都不錯,但處理速度實在太慢。筆者的電腦使用i7-3720QM處理器、16GB RAM、Plextor M5Pro SSD,雖不算強勁的規格,但起碼也不算是低階。但使用SSP 6時,哪怕只是增加一點曝光,每調整一項設定,也要先等一兩秒效果才會顯現,這根本不能夠成為一個正常的工作流程。除非你是非常耐心又只修一張圖,否則你應該不會用這套軟件。
4.總結
一如過往Sigma的DP系列,dp2 Quattro既是天堂,也是地獄。雖然各方面都逐漸有進步,但依然不夠清晰的屏幕、緩慢的儲存和對焦速度、不理想的高感光度等等, 會讓人用起來很不爽,但同時那極致的細節表現能力會讓人念念不忘。dp2 Quattro適合你嗎?如果你要一部全天候的隨身機,dp2Q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它既放不進你的口袋,拍攝也有很多制肘。如果你要一台工作的機器,單反的可靠性會更適合你。
但如果你在找一部為攝影創作而生的相機,dp2Q可能會讓你熱血沸騰,因為它比任何相機更能激起你攝影的熱情!你問我會帶著一部Sony RX100 III之類的相機去非常認真的拍一個攝影專題嗎?不會,雖然它也是一部非常棒的相機,但要認真拍,我還是會拿回我的單反。那dp2Q呢?我絕對會。它給你最好的影像,然後給你省掉2kg的重量,那何樂而不為?這就是dp2Q的定位了。(當然,如果拍攝需要速度的主題那就免了…)
公平一點說,港幣七千多的售價,給你最頂尖的畫質,然後放在便攜的機身上,這本身就很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