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攝影器材」永恆的經典 Contax G1 + Carl Zeiss Planar T* 45mm F/2
每當說到旁軸相機(Range Finder Camera)
第一個聯想到的總是Leica 或是跟街拍掛上等號
然而旁軸相機並非只有一種選擇 今天要介紹的便是Leica M6的當代的勁敵 Contax G1
時間回到1994年 隨著Contax G的發表 也宣告著旁軸相機進入了另一個新的里程碑
當時的宣傳文宣 跟隨G1機身一同推出的一機四鏡 16mm 28mm 45mm 90mm
圖片擷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當時的雜誌介紹 可以看到G1 body價格 $1469(美元?)
圖片擷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簡單來說Contax G1 是部全電子的旁軸相機 像是自動上退片 自動對焦 自動測光……
快門: 16~1/2000s(光圈先決) 1~1/2000s(手動模式) B快門
閃光燈同步: 1/100s
電池: CR2*2
ISO: ISO25~5000(自動辨別) ISO6~6400(手動)
曝光補償: -2~+2 (1/3stop)
觀景窗: 放大倍率0.57x 視野範圍90%
驅動模式:單張曝光 2fps連拍 多重曝光 倒數字拍
尺寸: 133mm*77mm*42mm
重量: 460g
很幸運的經過了二十多年還可以找到近新品的Contax G1 原始的盒裝帶有淡淡的銀色
即使至今日 設計感依舊不顯老氣
Kyocera字樣象徵著那個已不復去的黃金年華
王者居高臨下(誤)
所有配件一覽
繡有Contax字樣的皮質背帶
機身由兩顆CR2驅動
鈦金屬機身 拿起來的第一印象十分扎實 冷冰冰的金屬手感 手把深淺恰到好處 握感值的讚揚
簡潔的機背
機身各部件功能一覽
圖片擷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鈦金屬機身
圖片擷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Contax G1 分為早期的白標與後期的綠標
差別在於白標的韌體不支援 21mm F/2.8 Biogon 35mm F/2 Planar
而韌體在送回京瓷更新後 即會貼上綠標的標籤
很不幸的在2005宣布結束營業的Contax 後續保固和支援便交由京瓷負責 而京瓷相機部門已經在2015/03/31已經結束服務
由底片室的標籤可得知這部為白標(Silver label)
側面有底片倉開關與背帶扣環 貼心的是扣還處還具有皮革包覆 避免摩擦掉漆 小細節展現真工夫 讚!!
開關與快門鈕整合在一塊 與Nikon DSLR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幸的是這塊塊門鈕鍵程極短 半按對焦的手感並不好 甚至會發生誤觸
右側液晶螢幕顯示拍攝張數
左側轉盤在光圈先決下為控制曝光補償 可1/3級距做調整 手動模式時則負責快門數度的設定
右側轉盤在綠色AF指標實為自動對焦 按住中間鎖定鈕並旋轉切換為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方面 個人認為極度不友善 因為光景窗中並沒有黃斑來輔助對焦 一切只能參考觀景窗中的距離指示 或許G1的設計理念就是一切自動吧!
左側的液晶螢幕負責顯示 驅動模式與感光度控制
支持鏡頭範圍28mm~90mm的觀景窗 小旋鈕為屈光度調節 且具有像差補償的機構 在近距離時由機械式的檔板來進行視野校正 同時也會發出特殊的喀喀聲
然而觀景窗部分是筆者對他最失望的一部分 不僅視野極小 資訊判讀也不容易
視野校正示意圖
圖片擷取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提到Contax G系列或許最知名的便是與Carl Zeiss共同生產的鏡頭了
其中包含了六支定焦與一支變焦 共同組成的七龍珠
各個都在鏡頭史上有著不同的「經典」地位 而我這個標頭愛好者 便是選了這只Carl Zeiss Planar T* 45mm F/2 來作為搭配
接近50mm的視角 一機一鏡出遊 街拍都好用
焦距:45mm
光圈:f/2
鏡片組:4 組 6 片
濾鏡尺寸:46mm
光圈葉片數:6
最小光圈:16
最近對焦距離:0.5米
放大倍率: 1:8.8
直徑 x 鏡長: 56×39 mm
卡口: Contax G
重量: 190 克
鈦金屬鏡身 採用與機身一樣的香檳銀烤漆
鏡頭上僅有光圈環 無論手動或自動對焦皆須從機身設定
在最近對焦距離50cm時 前鏡桶會稍微伸出
但待對焦完畢又會回到無限遠的位置 因此如此反覆的動作也徒增了對焦的時間
由Carl Zeiss認證 Kyocera製造 Lens made in Japan
金屬卡口 鏡尾電子接點負責與機身溝通
Carl Zeiss經典的T*鍍膜 保證著高透光度與高對比 鏡片在燈光下反射著淡藍色的炫光
瑞典攝影網站PHOTODO更將G45 列為「The world’s sharpest lenses」
以MTF 4.7 名列第二 僅次於Canon EF 200mm f/1.8L USM (統計至西元2000年之前)
六片光圈葉片 代表著有六角型的星芒 與縮光圈時會產生彆扭的六角型散景 幸好光圈全開即是可用光圈
搭配46mm保護鏡
————————————————————————————-
以下照片搭配
底片: Fujifilm業務記錄用100
掃描: Epson v600
後製: Lightroom修正白平衡與微調
漫步在台中歌劇院 縮光圈試試在晴天下的表現
透過玻璃反射著晴朗的藍天 咦!! 一扇沒關的窗吸引了我的目光 與其他平整的表面形成對比
由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台中歌劇院 「外觀是流線形的玻璃窗 像是一瓶一瓶的酒壺 映襯天空 而外牆的玻璃帷幕,獨特的圓筒窗,呈現多層次美感,設計師稱它為「壺中居」 意思是欣賞歌劇時 會讓人陶醉的意境」
另一個角度 倒影著七期豪宅
左邊窗戶微微彎曲 桶狀變型稍微表現出來了
歌劇院背面 還留有施工的鷹架
通往歌劇院頂樓的樓梯 牆上白色點點裝飾的倒是滿有趣
Lightroom轉黑白
用樓梯來形成對角線構圖 一階階往下
Lightroom轉黑白
七期大樓林立 印象中都市的面貌 不就如此嗎! 縮光圈的細節真不錯 一扇扇窗的細節都有出來
Lightroom轉黑白
有種「日本」feel的河堤 坐在樹蔭下吹吹風
光圈F/2全開 試試散景滿柔順的 滿喜歡這種散景建成過渡的感覺 立體感也比預期佳
公園的彩色溜滑梯 雖然色彩喜好很主觀 不過富士業務用100的色調 的確深得我心 淡淡的卻帶有對比
搭配Zeiss鏡頭 網路上所說的「濃郁蔡司味」目前還無法體會 或許這種虛無飄渺的形容 只存在於網路中吧!
F/2光圈全開
一樣F/2光圈全開 近距離拍攝 右上角散景有點雜亂又帶有二線性
不過焦內真的如評測所說銳利 在V600高畫素掃描下 髮絲細節依然保持清晰
F/2光圈全開 對焦在人物 這顆Zeiss 45mm在一般情況下不太需要擔心追求銳利而縮光圈 在我看來光圈全開已經達到標準之上了
單點對焦對在移動的人物 在慢速移動下似乎還堪用 但拍攝快速動態物體就不敢奢望太多了
位在台中金典綠園道旁的老社區-忠明13鄰塗鴨社區 又稱為台中怪獸街
隱藏在巷內人潮不多 滿好拍的
斑駁的門與牆上新貼的紅春聯形成強烈對比 「福中居」每天住在這美美的巷弄內 也算是種小確幸吧!!
對焦在自行車籃子裡的落葉
科博館前的鑄鐵恐龍造景
這張清微脫焦了 Contax G1的對焦讓人沒什麼信任感 常常在拍攝前都會多半按幾次快門 一邊注意觀景窗中的距離表尺 反覆確認才按下快門 拍攝節奏自然拖慢了許多
拍張直幅的 喜歡這張的立體感與散景
沒有Liveview輔助 只好根據經驗 多加了2/3EV
背景淡淡刷白的色調 我喜歡!
在旁軸相機沒有反光鏡下的加持下 微震跟FM2比其來小多了
安心使用低於安全快門的速度拍照
蹲在地上盲拍下散落的花瓣 不知道Contax G1有沒有出垂直光景窗呢?
近拍下葉子的水珠 自動修正視差的功能在這時後就派上用場了 雖說修正視差機構會使觀景範圍更小 但有勝於無
另一個旁軸相機的優勢 獨立的觀景窗 有種審視四周 想好才拍下的感覺
拍攝瞬間也不會因為反光鏡彈起所造成黑屏的困擾 配上Contax G1 自動過片 才得以拍到阿伯抬頭的瞬間
旁軸相機由於沒有反光鏡的限制 廣角和標準鏡頭可以做得非常貼近底片 成像自然也比SLR好
或許雙機的話可以考慮旁軸負責廣角 SLR負責長焦微距 各司其職
台中BRT車內一隅
公車上 探頭回眸的小弟弟 該不會也被Contax G1的美型所吸引了吧!! 旁軸相機輕柔的快門聲 即使在公車上拍照 也不顯突兀
脫焦了! 在10張中大概會發生1次 看來反覆檢查距離表尺還是比較保險
Porsche 911 Carrera S 即使有了年紀依舊帥氣 右上角的二線性散景再次轉移了目光焦點@@ 失望
經典傳承的蛙眼造型頭燈 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
———————————————————————————
結論: Contax G1是一台獨樹一格的相機 工藝品般的堅固機身與銀色烤漆 搭配Zeiss鏡頭
即使不拍照時 總會不禁拿起在掌中細細品味 欣賞工藝之美
自動化的輔助對拍攝的確很有幫助 節省了很多動作 即使使用單手也能正常操作完成一氣呵成的拍攝
不過倒是有不少的遺憾 例如沒有信任感的對焦 令人脫窗的光景窗……
言而總之 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好相機
希望有朝一日能再跟數位化的Contax G3重逢吧!!
(原文位置)
—
作者簡介︰
A&H︰Travel With You Alicia與Howard 共同經營的空間 寫寫旅遊、攝影 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我的BLOG:http://ahtravelwithyou.blogspot.tw/
我的FLICKR:https://www.flickr.com/photos/xhoward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