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是我們拍照的重要元焦,使用不同焦距的鏡頭,會大大顯響我們照片的構圖。焦距通常會清晰顯示在鏡頭上,一般以毫米(mm)表示,定焦鏡頭只會有一組數字 (如 50mm),而變焦鏡頭則會有兩組 (如 18-55mm),說明該支鏡頭的變焦段(zoom range)。
感光度 (ISO) 反映相機的菲林 / 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這篇將會講解它的主要功能。ISO是曝光三角中的其中一員。其數值高低,決定相機對光線的敏感度。數值愈高,相機對光線愈敏感,即高ISO可以讓相機在同樣的快門光圈設定下,拍攝到更光的作品。
有時我們會發現照片因手震而模糊,又或看到一些有趣的攝影效果,如馬路光軌、天空星軌、特別的光塗鴉等,原來全與相機快門有關。相機快門跟光圈一樣,同樣是控制光線進入相機的元件,而快門是以時間來控制入光量。快門其實是在感光元件/菲林前的一道「簾」,其開放時候愈長,相機進的光就愈多。
這篇會講解甚麼是光圈、光圈的用途及光圈對景深的影響。很多初接觸攝影的朋友,都會對拍出「前清後朦」的照片感到疑惑,常嚷著為什麼別人可以拍得出來,自己用同樣的機子跟鏡頭卻拍不出來,所謂「前清後朦」,在攝影中我們稱為「景深」,景深和光圈有著直接關係。
一張照片如果連被看到、被辨認也做不到,就不能進一步談美感和價值。「曝光」就是用來說明照片是否能夠被看得見,也是拍照的基礎技術。我們亦會在「新手攝影50篇」其他章節,向你詳細介紹以上3種曝光設定,是如何影響一張相片,以及能營造出哪一種拍攝效果。
來攝影師 Daniel Schaefer 的分享,加上筆者的個人意見,講述到不同說故事的手法,並相應運用到的短、中、長鏡頭。文中亦會介紹到擅用這些焦段的攝影師作參考,讀者亦不妨說說自己對鏡頭選擇的意見,一同交流攝影心得。
現在已經愈來愈多人喜歡拍攝食物,除了外出用餐會拍外,有時在家中入廚,最後都是要拍張照留念才算是完美。這裡就有10個拍攝食物的實用技巧,不妨看看對大家有沒有幫助。
Slider是攝錄工作裡常用的工具,讓鏡頭可以順暢地進移動。但初學攝錄又未想花錢買其他裝備的話,或者可以試試這些由Film Riot提議,可以代替Slider的攝錄技巧,還有示範短片呢!
多少有點拍攝經驗之後,有人就會考慮要否入手支微距鏡頭,嘗試發掘微距攝影的樂趣。這裡有一幅超簡圖,讓你快速了解微距鏡頭的不同放大率,實際上有什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