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邊的人知道你要當全職攝影師之後,可能都會給你各樣的意見,讓你難以抉擇。攝影師 Evan Ranft 和 Chris House 就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了 5 句他們最常聽到,卻又不符合現實的勸言,希望能幫助決定投身攝影的讀者更了解行業實況。
因為懂得手語而舉世聞名的大猩猩Koko在本月離世。根據資料,Koko能掌握超過千個手語動作,也能理解2000個英語單詞,其實除此之外,他還懂得使用小型機器如收音機和相機。1978年10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就是Koko以 Olympus相機拍攝的自拍。
Product Placement Blog 是一個專門記錄影視作品裡出現過的各類商品的網上資料庫,而其中一個分類,就是相機了。資料庫記錄了大約 270 部在影視作品出現過的相機,電影迷可以查看自己喜歡的角色在用哪部相機。
最近一期《時代雜誌》主題為「The Drone Age」,是一本以航拍為主題的特輯,內容涉及航拍的起源、影像作品、對人類的貢獻等等,而這雜誌的封面亦別出心裁,使用了 958 架本身帶著 LED 燈的 Intel 四軸無人機「Shooting Star」,在天空砌出 TIME 本身的經典封面。
Sony 的 CEO 吉田憲一郎最近發佈了公司的三年計劃,大方向是在電子產品、娛樂及金融服務三方面,「激發大家的情感」以及「更貼近大家」。根據報道,Sony 在感光元件方面的市場佔有率約為 50%,計劃投資 9 億美元於研發感光元件。
攝影師 Jay P. Morgan 和 Kenneth Merrill 利用 Kodak、Ilford、Fujifilm、CineStill 的 17 款 120 黑白及彩色菲林拍攝了一輯照片,並比較不同成品的效果。為方便比較,他們將多款菲林分為黑白,再細分為高中低 ISO。
回看1950、6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由於其時彩色攝影尚未普及,大多數留低的也是黑白的影像。最近,中華書局推出了新書《黑白以外-五六十年代香港彩色快拍》,書中輯錄了200多張那年代的彩色照片,大部分於香港拍攝,亦有少量攝於澳門,十分珍貴。
據《紐約時報》報道,一名紐約市公園員工在整理辦公室時,找到兩個紙皮箱,並發現入面收藏了2,924 張攝於 1978 年的正片。1978 年,紐約報紙業界為爭取福利,發動長達 88 天的大罷工。在那段日子裡,公園聘請了 8 位《紐約時報》的攝影師來拍攝公園的日常影像。
最近有研究顯示,每天都在社交媒體貼一張照片的話,能夠提升幸福感,大家有維持每天拍攝的習慣嗎?我們在Instagram蒐集了讀者們在四月份的照片,如果你也想與大家交流,歡迎在照片加上 Hashtag #pbhk。我們的帳號是@pbhk,歡迎大家 Follow 和邀請更多朋友分享照片啊。
本地品牌MiNT在兩年前曾推出全球第一台雙鏡即影即有相機「InstantFlex TL70」,當時MiNT表示相機設計靈感源於Rolleiflex。最近Rollei就宣佈推出名為「Rolleiflex Instant Kamera」的雙鏡即影即有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