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集《一日制學徒》的特訓,阿任已經跟隨過多位職業攝影師拜師學藝,深入職場學習準備道具、時間管理、與拍攝對象溝通等等,所以是時候考驗阿任有沒有認真學習攝影!這次阿任需要挑戰職業劇照師 Sharon Salad,為 Jace Chan 陳凱詠拍攝新歌《虛擬人與我》的歌曲封面,二人須於限時內構思並親自購買合適的道具拍攝,最後由環球唱片團隊選出勝利者!
居於德國柏林的藝術家 May Parlar 以合成影像和超現實的畫面表現出人類的歸屬與疏離,並希望以女權主義視角探索人類狀況。她接觸過攝影、電影、行為藝術、雕塑、裝置藝術等不同媒介;然後把所有的經驗和方式融合在一起,創作出現在的作品。
莫斯科攝影師 Anastasiya Dobrovolskaya 特別喜愛拍攝自然界的動物與女性的合照,其中一輯以不同顏色的狐狸為題就讓人印象沉刻,除此之外,他還拍攝過天鵝,馬匹,甚至是灰熊,當中的動物大多在受保護國家公園中出生和長大,因此並非真的找野外動物來拍攝(這非常危險,即使你是戰鬥民族也千萬不要試啊)。
在墨西哥、洛杉磯和紐約工作的藝術攝影師 Rob Woodcox 最近發佈了以舞者為對象的「Bodies Of Light」系列作品,舞者穿上與膚色近貼的衣服,突顯身體線條,再扭動身驅擺出不同姿勢,各人靠在一起的時候就像一座巨型雕塑,拼湊出充滿動態和超現實主義的畫面。
光繪藝術流行已久,澳州攝影師 Denis Smith 早前將光繪加入水的元素,拍攝了一輯水上光繪系列「Liquid Light」,將光線的流動、濺出的水花與水面的倒映結合。攝影師先將相機設定為1至5秒的曝光,再走到水中不停揮動閃光棒。
這是英國攝影師 Ben Dauré 的作品系列「Eyes」,特點是所有畫面全以相機創作,而不是用 Photoshop 後製出來的。攝影師指,全用相機做出重曝效果講求經驗,拍攝時要先好好計劃及預想效果,而且由於難以完全控制成果,可能出現的少許「不完美」會令作品更有個性。
大家還記得去年 10 月在南極出現的超工整「矩形冰山」嗎?法國藝術家 Hugo Livet 受此啟發,創作了「Dérive」系列(中譯:漂流),將冰山攝影作品 PS 成經過人手雕琢的形狀,以探索大自然與人為干預的差別。
患上抑鬱症多年的瑞典攝影師 Gabriel Isak 在 12 年前開始接觸攝影,並嘗試藉著攝影的力量對抗抑鬱。他形容攝影讓他逃到一個不同的世界,可以自己創造、自己領導,而不是跟著別人的路走。攝影師表示,希望這些作品能夠照亮他的心理健康,也讓別人看到自己很少提及、既陰暗又寂寞的那一面。
東京這個城市充滿生命力而且十分多變,讓人既是迷失又是快樂。攝影師Jean-Vincent Simonet為了呈現市內的多變流動的感覺,將照片打印在膠質的紙張上再用化學劑破壞照片,得出一些模糊的效果,創作了一系列迷幻夜東京的影像「In Bloom」。
照片驟眼看來,有點像微光斜照的舊房子,又有點像一個穩世山洞…… 到底是在哪裡拍攝的呢?原來這是我們平時沒機會看到的大提琴內部。羅馬尼亞攝影師 Adrian Borda 受到室內樂團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的宣傳照片 啟發,拍攝了一輯窺探大提琴內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