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 為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射的 GEOS-16 衛星,於上年 11 月升空,這款和地球同步的衛星,能夠以最快的方式將清晰圖象傳回地球,並提供實時數據,為天氣預測帶來極大幫助。

在德國生活的攝影師 Kevin Krautgartners,同時也是一名平面設計師,因此他在拍攝時,對於影像的要求特別高,由於建築物所表現的結構特別,所以他主要拍攝與建築,室內和城市相關的作品。

英國攝影師 Timo Lieber 一直以來都被「冰」所吸引,四處走到不同國家拍攝冰雪,例如冰島、北極、挪威和格陵蘭等地,而且他所拍攝的照片多是從上空所拍攝的鳥瞰照,讓結冰的海面看起來更像一幅圖畫。

達吉斯坦共和國( Dagestan)位於俄羅斯最南部,複雜的政治背景,這裡常被視為是「恐怖分地的地方」。居於當地的攝影師 Shapiev Magomed,就希望通過照片改變人們對自己家鄉的看法。

奧地利攝影師 Stefan Baumann 在歐洲各地探索和拍攝各種廢墟照片,除了酒店豪宅、教堂、工廠等等,還有醫院和精神病院。

攝影師 Kristina Makeeva 拍攝了世上最深湖泊貝加爾湖 (Lake Baikal) ,畫面相常夢幻。貝加爾湖是帶上最古老的湖泊,已經在地球上存在超過2,500萬年,其深度為1642米,也是最清澈的湖泊之一。

23 歲美國攝影師 Daniel Stein 使用了 SX-70 和寶麗來 600 菲林拍攝星空和銀河,相當精彩。

日本攝影師 Shin(@shinseyes)日前在 Twitter 上傳了幾張在日本環球影城(USJ)所拍攝的照片,在網上大受歡迎。

早前柯達宣佈復活 Ektachrome 彩色正片 / 幻燈片 / 反轉片,引起攝影界不少討論,也被視為是大新聞之一。實際上在以前的年代,拍攝彩色正片很普遍,在 Flickr 上也能搜尋到很多用這種菲林所拍的作品,而用 Ektachrome 拍照的還有 NASA。

過去的一年我專注拍攝香港屋邨,這並不是什麼新題材,但走訪過香港多個屋邨,發覺攝獵屋邨是一種自我欣賞香港的方式,畢竟公營房屋在過去半世紀一直照顧了香港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在香港發展歷史中擔當了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