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手機漫遊 (3) 回程公路
上兩輯「手機漫遊」的相片都經過一輪簡單後製,將黑位推灰,再加入一些雜訊及偏色,令相片帶有一點LOMO 的風格。但熱愛嘗試的筆者怎會就此放過手上的Z3?來到第三集,筆者決定要把Z3 的微光拍攝能力和動態範圍搾出來!(此張美麗的夜景都是Z3 所拍的啊!)
拍夜景對手機鏡頭從來都是一個嚴苛的考驗!在浪漫的台北101上,Z3毫不失禮地記下了這個迷人的夜景。
25mm 廣角效果令畫面很有氣勢,而且即使是最接近角落位的大廈線條依然結實!
於九份這個觀景台上,嘗試利用Z3 內置的HDR 模式,記錄遠方高光位的白雲,和近景較暗的樹林和房屋,效果很討喜,特別是陰天的白雲不會灰灰白白,保留了非常豐富的層次。
九份觀景台的另一個角度。
可以看到近景的房子雖然落在畫面邊位,但結實的線條和層次帶來了不錯的立體感。
Z3 給筆者一個感覺就是不論早晚時間及什麼環境也好,它都隨時Ready 可以拍,不需要再無謂掙扎於「環境這樣暗,手機拍不了的啦~」的困境當中。
相片中有西門町商店內明亮的燈光,也有微光的街道,再使用高速快門捕捉玩泡泡的人的動作,Z3 毫不客氣地把所有細節都保留下來,而且畫面算是十分「乾淨」。
Sony 著名的AR Effect 怎會不存在於Z3 之中呢,雖然筆者對這個功能不算太熱衷,但女助手則很沉迷於這個幻想世界中(果然是女性向的殺手級功能!)。
雖然不想承認… 但看著一條樣子有點蠢的暴龍在機場中行來行去,筆者都不自覺地一邊傻笑一邊玩了一會兒。
我在後製Z3 的相片時幾乎沒有遷就於它只是一部手機,我用的都是平時用於處理出版廣告等商用相片的Camera Raw 設定檔。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設定檔都是按單反數碼相片的RAW檔特性來設計的,而Z3 的JPG檔案在套用後竟然沒有太大的違和感。
這是在台北車站所拍攝的一張原相。
這張套用了一個平時用於處理Snapshot 風格相片的設計檔,偏向LOMO 風,黑色有變得灰沉,對比有增加及帶點偏色的效果,這個設定檔對相機的動態範圍要求不高,但如果相片檔案本身的色彩資訊不足,就會變得怪怪的。
而Z3 的相片檔案和這個設定檔幾乎配合得像是度身訂造一樣,所以頭兩輯「手機漫遊」就是以這個風格製作。
這仍是同一張相片,但就套用了一個偏向「HDR」的設定檔,這是筆者處理雜誌封面和時裝廣告最常用的設定檔,對相機的動態範圍要求很高,高光位和暗位都需要有一定資訊量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而Z3 的JPG檔案在套用後效果還算不錯!
究竟Z3 的動態範圍有多闊?這張於九份拍攝的相片可以看到相片有很大部分幾乎暗得全黑。
在Photoshop 把暗位推光,所有細節就重現了。
這兩種設定檔用在Z3的相片上,不論景物還是人像題材都運作正常。這是一張於台北車站月台拍攝的人像相片,環境雖然昏暗,但畫面質素並沒有大打折扣。
把ISO 值壓至200,曝光時間為1/8秒手持,使用實體快門鍵可以避免觸控拍攝所帶來的震動 (看來我已經把Z3 當相機在使用了)。拍攝時選了一個有頂光光源的地方,被攝者頭頂產生了一個high light,令主體在畫面上更加突出。後製上想另相片輕微偏向黃綠調,和加入一些微粒使畫面有一些粗糙感
另一張在前往九份的火車上拍攝的相片, 天有點陰,這時候窗口的側光能帶來柔和的面部光源,只要角度合適,也能突出輪廓,是很好的人像拍攝場景。
後製時使用了「HDR」的設定檔,火車內的暗位和車外的高光位置都保留了一定的細節,光暗過渡平順。用平常處理商用相片的流程處理Z3 的相片並沒有太大困難。
終於到了離開台灣的時候了,在西門町乘車到機場的路途上,拿Z3不停的拍。
筆者極愛這種濃烈天藍色,很久沒有在車廂拍風景拍得這麼爽了,我要重申,實體快門鍵就是不一樣!
旅程終於來到尾聲,希望這個「手機漫遊」的系列能令各位讀者更了解原來手機的拍攝質素已經十分好,出外旅行不妨放下「大機」,享受一下輕鬆Snapshot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