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好光影藝術的攝影好手之中都不乏樂迷。而喜愛到音樂會欣賞演出的樂迷都會發現,近年越來越多人帶著專業級的攝影工具進場吧?他們更大膽非常,在擠逼推撞的極端情況下依然無懼摔壞相機,奮力拍照,務求得到作品後上載在facebook上引眾人一讚。

其實,要為音樂表演拍下燦爛一刻,又是否需要以器材安全作賭注呢?這種注碼也未免太大了吧。在我看來,其實站位如何也能拍得好照片,只要你對自身擁有的、與環境容許的,也十分了解。

請不要在會場內忘情攝影,謹記投入那場show,與更重要的是不要長期將攝影器材阻著其他的人視線、妨礙別人欣賞表演。現在去文~~


(In Love & Pain! 鼓手Marvin——本地音樂雜誌《re:spect》籌辦的音樂會,筆者攝於Dec/09。)

1) 構思故事

經過漫長的等待,你終於進入會場。甫進場的幾秒間,你已能確認你與舞台的距離、舞台高度、燈光位置、與及你站立(或座下)的位置與舞台形成的角度等。綜合各種你暫時擁有的攝影條件,你想拍一輯甚麼的照片集出來?要有個構思。

部份情況是,因為OT而遲去到會場,你知道你那天根本沒法影到一輯令人驚嘆的照片。那麼,請集中精神,拍下幾張角度、燈光、意境也還叫稱心的Snapshots,然後若略retouch一下,安份地去製作與上載吧。筆者在上年年末去看日本後搖滾勁旅Toe的演出正是出了這狀況。


(同樣攝於《respect》籌辦的音樂會)

2) 前有前影,後有後影

在上述各種「會場」因素之中,最重要的是與舞台的距離。相隔近或遠,其實已經決定了你那輯照片給人的印象。站得遠,就算你拿著一支Canon 100~400「大白」鏡頭進場你也未能能夠發揮;相反,如你與表演者近得能夠握手,你想怎樣影都可以啦。

如果真的遲到了、站遠了,怎麼辦呢?那你便找一個前面的障礙物較少的位置。那個位置未必很「正中間」,但你要確保,前面沒有你立即能見到的高大男生、騎著男朋友膊頭的外藉女生與戴著高帽的潮流中人。那麼,你就能得到你應得的攝影效果,避免了在完場時只抱怨著「前面那人很阻著呀」。


(英國樂隊 These New Puritans 主音Jack Barnett ,筆者攝於June/09)

3) 勿亂按快門,要靜待機會

就算你站得好位,都不要亂按快門。作為理性的樂迷,買票之前你已熟知那隊樂隊/那位歌手的風格如何,是經常舞動的、還是靜止時間頗多的?如是前者,你便要在樂手們,靜下來的一刻才按下快門。我先假設大家都很「有品」地不使用鎂光燈、只將ISO推高、又幸運地有一支光圈頗大的鏡頭可供使用,那就你更應該捕捉樂手們靜止動作。

有誰不知道,某些激烈的肢體動作很有動感,很美?但拍不到就是拍不到,不要強來,然後得出一些「鬆、郁、矇」的流淚作品。站得遠,就更要等機會。一,要等待樂手跟你合作,正如上述的描繪;二,就要避開前面的人群;三,就是要留意你前、後、左、右有沒有凶猛的撞擊。要符合以上條件才按下快門,其實站得後,真的很為難。

但,無論攝影過程順利與否,不要阻礙其他人的視線、好好保護人身與器材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你或會追問,又想拍數碼、又想拍菲林的;或是又要拍短片又要拍照,如何是好呢?下一節,我們將會討論「兩部相機流」的應對之法。多謝閱覽。


(22Cats主音結他手阿波——本地廠牌「維港唱片」籌辦的音樂會,筆者攝於April/10。)

(原文位置:http://www.OneBandOneDay.com / http://www.facebook.com/OneBandOneDay )

關於作者
OneBandOneDay.com是細孖匡的個人音樂網站。筆者曾任《MCB online》、《月台》與《香港獨立媒體》寫手及任職《Jessica Men》時裝編輯,現在大力提倡「一日一樂隊,滿足每天營養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