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UNICEF) 舉辦的國際比賽「青少年一分鐘短片大賽2015」,旨在讓世界各地年輕人分享其想法、夢想、憧憬與憂慮等,而今年經 UNICEF HK 舉辦的本地訓練及製作項目,有 2 位香港中學生成功入選全球最後 15 強,其中一人更獲得「Inside Out」組別大獎,早前他們已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領獎,及參與「大師班」,先看看是次旅程的影片 (起初 10 秒是未有畫面的)︰

(以上影片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提供)

第一位入選 15 強的 17 歲中學生為謝曉嵐 (下圖)︰

one_minute02

作品背景︰

《機械化生活》的故事是源於我高中選科時決定錯誤的經歷。我原本修讀美術和會計,但隨著高中生活的開始,美術科課業的壓力愈趨繁重,我會計科的成績因而漸漸被拖累。不過,當時的我仍未放棄,依然想努力堅持,但成績卻沒有大起色。

終於,在中五的第一學期,我決定遞交申請棄修美術,原因之一,是不想美術再拖累自己的成績。由於功課量已經多不勝數,加上校本評核的開始,我不想再花太多時間去學習一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科目。放棄美術其實是為了追趕會計科一科一年的進度。雖然現在成績仍未如理想,但我亦不再想面對最初的挫敗感。

我的短片故事只有背景音樂,是因為我希望別人看短片這一分鐘,可讓人思考,不只是將自己的訊息給別人看。我原本對讀書已經感到很盲目,但現在我已經改變,因為我可以放棄我的選修科。這亦啟發我,面對困難的時候並非只有失落,只要從另一個角度看,整件事情可能會帶給自己無限的滿足感。

我並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機械化」,反而感到身邊的人有點「機械化」。在我眼中,不少同學上課下課,已經對讀書感到麻木。我認為路並非只有一條,而是在乎如何選擇。

《機械化生活》︰

另一位入選 15 強,兼獲得「Inside Out」組別大獎的是 17 歲中學生吳妙玲︰

one_minute01

作品背景︰

我是吳妙玲,是一位大大咧咧、記性差、喜歡畫畫的女孩。由於記性差,我常常會忘記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大家也公認我作開心果。只是笑容背後有着無形的束縛……

我出生自一個平凡的家庭,在父母的愛護下快樂地成長。自小我就喜歡爬高爬低,趁母親一不留神就會爬到樹上、爬到窗花上、爬到一些又高又危險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有時我懷疑自己本來有超強的記憶力,失去只因撞頭太多了。媽媽總是很擔心,希望我可以靜靜地坐在書桌前,起碼不會跌倒。我知道媽媽是為了我的安全着想,當然要聽媽媽的話。

但在書桌前,我總是幻想可以自由自在地到處玩樂,就在這個時候,我發現了一張紙和一支筆的力量。我最喜歡是把自己想像的事情畫出來,這樣不但像真的經歷過一樣,還可以畫出好心情。這原因令我愈來愈喜歡畫畫,更誓言長大後要做個畫家。媽媽知道後便更擔心,擔心當畫家沒有出息,所以告訴我畫家都是死後才出名,有生之年都會很窮困。其實我認為這種為藝術而犧牲的人超級偉大!她說的話反而令我更有衝動要成為畫家。但她希望我用心學好數學,這樣將來做一份穩定的職業,起碼可以養活自己。我知道媽媽是為我的前途着想,當然要聽媽媽的話。

來到了最重要的「選擇選修科」時刻,我初中視覺藝術成績不錯,原本以為母親一定看得到我的努力,讓我選修藝術。但世事難料,母親認同「只有讀理科才有前途」這理論,拒絕讓我選修成績較好的藝術,反而要我選擇成績差的化學。這是老師在課堂上強調「不夠聰明的,千萬不要讀」的「化學」。在那一刻,我真的很抗拒,明明科目是自己要修的,為甚麼不能由自己選擇呢?但我知道媽媽永遠都為子女好,怎能不聽媽媽的話呢?

漸漸地,我沿着母親為我選擇「最好的」方向下行走,卻因此而漸漸失去前進的動力。其實我明白這都是母愛的表現,但我也想有選擇的自由,縱使可能會跌倒、可能走更多冤枉路,但透過跌倒,我才有機會學懂爬起來,變得更加堅強。

如果當初選的科目是藝術,我的命運會多不一樣呢?只可惜沒有如果。所以我希望藉着這短片,以風趣的方式來表達兒童也應該有選擇的權利,期待有更多人關注兒童權益。

《愛的束縛》︰

課堂及拍攝花絮︰

one_minute03

one_minute04

one_minute05

one_minute06

出席荷蘭頒獎儀式及活動︰

one_minute07

one_minute08

one_minute09

one_minute10

關於全球參賽作品,可以到以下官網瀏覽︰http://www.theoneminutesjr.org/

香港其他作品︰http://www.unicef.org.hk/makeavideo/videoworks/2015-winners/

(或到其 Youtube 頻道瀏覽︰https://www.youtube.com/user/HKUNICEF)

再次恭喜兩位得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