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週最佳攝影晉級作品:

得獎會員:Lomoody Mo

得獎作品:Walk alone Under the Tuscan Sun

本週的作品風格依然鮮明強烈且電影感很強。

筆者認為「電影」這個詞很浪漫,特別偏吃「電影感」強的事物。

如「電影感小說」,營造一部電影感強的小說有許多因素,從「立體的角色側面描寫」、鋪排「迂迴曲折的劇情橋段」還有「毫不拖泥帶水沙石滿地的啜核對話」這些基本的寫作技巧上,灑上最後亦是最重要的作者自身「說故事的魅力」,雖不至完美無瑕,但亦不遠矣。

回到「電影感照片」,這絕不單單因為你影16:9就會有電影感,當然亦不由於你使用電影鏡頭拍攝。

「電影感」是一種主觀感受,簡單而言即是「好似睇緊戲咁」,所以當你看到一照片而又感到「好似睇緊戲咁」,這就是一張有電影感的照片。

我們常常掛在嘴邊,希望「用照片說故事」。或許你在按下快門前有過類似的想法,想透過照片表達甚麼甚麼有的沒的,但放到Facebook上卻只有人按讚好,卻沒有人參透得到你那細密的背後想法,你不禁自問,是你表達的手法有問題?是自己的想法真的太細密,細得連借東西的小矮人也發現不到嗎?

不,你只會覺得世人太愚昧,不懂得欣賞我的感性。

拍攝是一種技巧,說故事是另一種技巧,當你認為自己攝影技術爐火純青得值得沾沾自喜的時間,不妨學習一下寫作或者繪畫,學習一下油潤細膩的表達方式。

國畫中的「留白」,在普羅攝影作品中被引用並不罕見,亦有著「極簡主義」這非常後現代的名詞。

「留白」對一部好的電影作品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電影」並不如無記的肥皂劇般膚淺,拍出來不是給師奶「撈飯」的,是用來細味品嚐的,沒有思考空間的電影作品,是垃圾,對,是垃圾,沒錯,就是垃圾。

如果無記的肥皂劇是無益的可樂。

電影就是同樣無益的咖啡。

無益,但有型。

電影需要角色的襯托,照片需要人物的點綴。

有點像從一秒二十四格的電影菲林卷中,剪出一格,定格放大的感覺。 (電影<<星光伴我心>>裡的男主角小時候就是這樣做。)

透過人物的表情動作豐富照片的前文後理,道出一段憑空構思出來的構段。

第一身視角去看建築物,倍添親臨其境的立體透視感覺,你不是專業的「建築攝影師」,不用把聖彼得大教堂或是大笨鐘拍得四平八穩,更不用使用移軸鏡矯正透視差。

沒有金雕玉琢的前朝皇宮、沒有賣弄煽情的窮鄉孤兒、更沒有五光十色的城市繁囂;只有一條沙塵撲撲的鄉郊公路、一群步伐緩緩的市井人物、一片綠油油的矮草田野、一位懂得生活的智慧旅人以及一個滿載靈修的舒坦旅程。

 

有關愛.旅遊攝影比賽 資料

第2週的得獎晉級作品

第3週的得獎晉級作品

第4週的得獎晉級作品

第5週的得獎晉級作品

第6週的得獎晉級作品